为什么必须坚持“动态清零”?
“这么多国家已经‘躺平’,中国为什么还坚持‘动态清零’?”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处于大流行状态,中国本土聚集性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特点,面对奥密克戎的快速传播,一些人开始讨论,到底是坚持“动态清零”还是“躺平”“与病毒共存”?有人说,这奥密克戎就是个大号流感;也有人担心防疫成本太高,拉垮社会经济。
回答好这些问题,是统一思想、团结抗疫的关键。最近,人民日报、新华社连续发文,阐释为何必须坚持“动态清零”,其内容值得关注。
一
近段时间,“奥密克戎流感论”“新冠病毒共存论”频频出现。对此,我们要清醒认识到,新一轮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的危害依然严重,绝不是“大号流感”。
与流感相比,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速度更快、传播更隐匿、更易造成大范围传播、病毒致病性明显更强。
例如本轮疫情中,吉林市虽有97.5%的新冠感染者为无症状和轻症,但吉林市中心医院也收治了逾80名重症患者和危重症患者,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赴吉林医疗救治组专家分析认为,奥密克戎对高龄患者、合并严重基础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具有严重威胁。中国香港,年初到4月7日,新冠死亡病例超过8000例(3年前的冬季流感季,香港流感死亡病例累计350余例)。
从国外数据看,近一周,美国平均每日新增感染者近3万例,死亡近500例;韩国平均每日新增23万例,死亡约310例。
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预测,如果放任病毒流行,全人群都将面临奥密克戎传染风险,老年人的新冠病死率将比普通流感高出数十倍,80岁以上老年人甚至高出近百倍。
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2.67亿。最新数据显示,还有超5000万老人未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郑忠伟表示,“这是所有人群中最脆弱的部分,他们一旦感染,重症和死亡率远远高于其他人群”。
不光是老年人。疫情发生后,如果不及时“动态清零”,一旦出现大规模感染,人们会恐慌,造成医疗资源挤兑,让正常的就医需求无法得到保证。医疗体系面临被击穿危险,不只是一个公共卫生事件,更是冲击群体心理稳定的重大社会问题。
2020年到现在,中国经历了几十起各类新冠病毒变异株引起的聚集性疫情,总结出了“动态清零”的总方针。应该说,“动态清零”是现阶段基于中国疫情形势的最佳选择,是基于中国特殊人口国情、保护人民免受疾病危害的必然选择。
动态清零,说白了就是在出现疫情后,快速发现它,并快速围堵它,切断传播过程,发现一起,扑灭一起,不造成持续性社区传播。其中的要义,是快速、精准,跑在病毒传播前面。对一部分群众进行管控,的确会对生产生活带来不便,但只要快速控制住疫情,就可以换取更长时间、更大范围甚至全国的正常生产生活。
面对奥密克戎,天津从1月8日疫情突袭,到1月21日宣布社会面清零,用时13天;深圳从按下“慢行键”到社会生产生活秩序开始有序恢复,用时不到10天。这说明动态清零是符合中国实际的,也是中国抗击疫情的最优选。
梁万年表示,如果在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上有动摇,就会错失抗疫的最佳时机,这样代价会更高,损失会更大。
二
奥密克戎的快速、隐匿传播,确实给防控带来了新挑战,要求更早发现、更快处置。不仅在核酸、抗原检测环节要快,而且应对处置要提速,否则就是“急症遇到慢郎中”,势必贻误战机。
梁万年说,目前上海仍处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和胶着状态,不进则退。大家必须抓住时间窗口,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团结起来才能战胜来势凶猛的疫情。
一是要发现快、处置快。为进一步提高“早发现”能力,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研究决定在核酸检测基础上增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更快更准“定位”病毒;变异株传播速度不断加快,应对节奏也需全面提速,要迅速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要求,压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持续推进科学精准流调溯源、分类分级防控管理。只有以快制快,加快工作推进、加快任务落地、加快目标完成,才能掌握战“疫”主动权。
二是做好民生保障。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劲的时候,民生保障就越要细致,保持群众正常生产生活平稳有序,做好生活必需品生产供应,保障好大家的就医购药需求。想尽快实现社会面清零,就必须持续充实基层防控力量,积极帮助百姓排忧解难。
三是夯实“动态清零”的群众基础。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完成疫苗全程接种总人数达12.4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8.3%,60岁以上老年人完成全程接种人数达2.1亿人。广大群众积极接种疫苗、配合流调溯源与管控安排、做好个人防护,都能为“动态清零”贡献一臂之力。
与病毒较量,是物质的角力,也是意志力的比拼。专家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群众积极主动配合,加上丰富的抗疫经验和各种科学工具,国内有能力实现“动态清零”,尽早打赢这场硬仗!
编辑整理/点苍
(资料来源:新华社、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