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防疫 滨海新区驰援津南,抗疫精神闪耀

滨海新区驰援津南,抗疫精神闪耀

滨海新区驰援津南,抗疫精神闪耀

短短三日,滨海新区1100余名党员干部、社区工作者火速集结、驰援津南战“疫”一线;在疫情风暴中心,他们逆行向险、迎“疫”而战、守望相助。他们乐观、自信,敢打必胜,硬刚“奥密克戎”……连日来,津南疫情防控攻坚战最前线,滨海新区支援队千余队员雷厉风行、忘我工作、连续奋战,让“抗疫精神”闪耀在津南战“疫”攻坚最前沿。

“疫”线挺进

两批支援队员火速驰援津南

1月15日16时,由206名预备役民兵和102名教育工作者组成的新区第二批支援队驰援津南。他们在开赴津南战“疫”前线的路上完成编组。一到咸水沽,160名民兵队员和80名教育工作者立即开始工作。直到夜间10点,首批执勤队员才回到驻地,安置行李被褥,吃上热乎饭。

按照部署,第二批支援队抽调近百名队员去辛庄镇封控区,包保咸水沽镇28个社区防疫任务。队员们克服困难、连续作战、通宵坚守,每天工作时长平均在14小时以上。

来自区教体系统的102名教育工作者刚刚抵达便投入“战斗”,他们有的配合社区集中筛查,有的在楼宇间奔波入户检测核酸……在紧张防控氛围之下,他们头戴面罩、身穿厚棉衣、外裹防护服,行动十分不便,加之连续爬楼检测,防护服透气性差,汗水贴住内衣……由于任务紧急,工作负荷高,连续奔走,队员们体能消耗极大,甚至达到身体极限。有的队员实在太累时,就蹲在地上休息片刻,但一想到肩负着光荣而紧急的防控重任,又立刻站起身来,互相鼓励坚持下去。

大梁子小学教师乔鹏腰部有旧伤,在连续爬楼检测200户后,突然摔倒在地,队友们立即上前搀扶,让他暂时休息一下,但他却摆手说:“咱们人手少,任务重,我没事儿。”乔老师强忍疼痛,继续和大家并肩完成任务。

16日12时30分,随着新区支援津南力度持续加大,第三批666名社区支援津南志愿队抵达津南双桥河第一小学。前一日他们刚刚完成大筛任务,还没有来得及休整,第二天就踏上支援津南的战“疫”新征程,驻地被安排在双桥河第一小学,教室就是宿舍。驻地没有床,只有学生上体育课用的小垫子,“没有关系,我们打地铺!”队员们立刻收拾起来。街道支援队在驻地成立临时党支部,划分为2个网格,随时待命,准备执行疫情防控任务。

茶淀街道派出33人驰援津南,队员有19名女社工,14名男社工。来自七星里社区的邵薇薇是这支队伍的领队。16日清晨,社工们接到支援津南任务后,大家踊跃报名。

“新区非常关心支援队,特别是我们女同志。了解到这里条件艰苦后,立刻协调给大家配备行军床和军大衣,街道也为大家配备了床垫,还有4箱暖贴。15日我们刚到,物资就跟着送到了。谢谢组织关怀,我们大家心里非常温暖。”邵薇薇说。

“既然来了,这些困难我们都能克服,请家人们放心,我们一定携手努力,早日帮助津南人民战胜疫情。”队员们表示。

教室里,鲜艳的党旗格外醒目,在黑板上,大家写下“天津加油”,队员们也都签上自己的名字,还画上茶淀特色葡萄,宣示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

 

支援人员写下“天津加油”字样相互鼓励

17日上午,社区支援队成立临时党委,以街道党员为骨干成立了16个党支部,下设40个网格,由党员干部或入党积极分子在网格中担任网格长。

当日,社区志愿队接到津南区紧急任务,立刻组织100名志愿者驰援八里台镇双星东里小区,入户检测核酸。下午又安排100名志愿队员赴封控区查看点位,为后续配送物资做好准备。

 

守望相助

支援队员“客串”安全培训

新区首批支援队员中,有4位来自区卫健系统的有着丰富医疗经验的医护人员,他们在完成疫情防控、信息采集、配合完成入户核酸采集的同时,还主动承担起支援队专业培训任务。

“大家注意啊,领口、袖口、口罩都要穿戴严了,防护面屏也要戴好,这样可阻断气溶胶传播。穿脱防护服也要按照规范流程走,这样可降低感染风险。”1月17日,在战“疫”间歇,医务人员给支援队员们讲解了如何规范地穿脱防护服。

“因为支援队员们来自新区不同单位,接到任务十分紧急,对医疗专业知识了解尚不充分,尤其是穿脱防护服欠缺常识与规范。我们有医疗专业知识,可以指导大家规范穿戴,做好个人防护。”支援队队员、新区大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医师窦如森如是说。这几天,但凡工作间隙或者待命时间,解放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医师宁书也会“见缝插针”给大家作专业培训和指导,为方便大家学习,他还专门找来短视频发到工作群里。

迎难而上

后勤保障团队快速反应

面对千余人的新区支援津南队员,做好物资保障与供应工作,成为压在支援队后勤“总管家”李书潜等人心头的一块“巨石”。1月17日下午,在与滨海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连线时,他的手机铃声骤然响起。仅从当日凌晨5点到下午3点,他的手机已经接打120多个电话,而此前一天的电话量是187个。

1月14日,首批200名党员、机关干部紧急开赴津南疫情防控最前沿的辛庄镇,队员们刚一到达就有一支约40人的小分队被紧急派往封控区社区筛查一线。随着第二批和第三批总计近1000人大部队接连抵达,后勤保障开始面临巨大考验。队员们临时驻点比较分散,最远距离驱车约有30分钟。

李书潜告诉记者,14日17时30分集结,21点抵达驻地,他和后勤保障的战友们一直奋战到次日凌晨两点,最终在区应急局的大力支援下,顺利完成入驻。凌晨4点30分,随着为新一批支援队员紧急配发防疫物资,大家又开始满负荷超负荷运转。这样的连续工作持续了三天三夜。

 

津南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支援队员往往凌晨出发,深夜或第二天凌晨回到驻地。他们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用手机扫描被筛查人员的身份证,而手机电量根本不够支持一整天使用。得知这一情况后,新区支援队带队负责人立即设法从后方调配充电宝,让大家战“疫”多了几分安心。

李书潜欣慰地表示,目前防护物资种类丰富,数量充足,完全可以保障支援队战“疫”以及队员自身安全防护之需。

现场创新

工作效率不断提升

“1月15日凌晨4点半,被敲门喊醒紧急集合,5点准时乘车前往分配好的点位。为方便开展工作,200人的支援队分成三组,分散到各个居委会。这里是津南此次疫情的‘重灾区’之一,如今多个小区被封控,防疫任务十分艰巨。”这是新区支援津南首批队员之一的新港街道工作人员肖凯文的战“疫”日记。

初到津南,肖凯文和队友的主要任务是配合医务人员上门为居民们采集核酸。

“1月16日,为尽可能加快进程,昨天的‘2+3’扫楼核酸队精简成‘2+2’,但因为工作熟练了,效率也提高了,虽然人少了,也在相同的四个小时内完成了扫楼任务。”肖凯文在日记中写道。

 

第一次任务,肖凯文和队友负责一栋九层楼五十六户人家的核酸采集。由于是一人一管,每采完一个人就得换管、消杀,所以进度较为缓慢。做完采样回到驻地后,他总结了经验,每次执行任务时要带上纸和笔,每完成一层就记录一层,待检测完成后再核对全部信息;提醒居民把身份证信息贴在门上,这样采样的效率提高了很多。

“每次执行任务时,有许多比我年纪大的队员总是冲在最前面,工作中也经常提醒和叮嘱我们年轻人注意做好防护。回到宿舍已经凌晨1点多,带队的工作组也没休息,居然给我们准备了水果,这让我们非常感动。”肖凯文说。

转载须注明来源滨海发布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不代表津东方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明示、暗示和承诺,本文仅供读者参考!津东方尊重原作者的辛勤劳动并致力于保护原著版权以及相关的知识产权,所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添加客服微信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处理。如需转载本文,请在显著位置注明出处(津东方网站,以及文章链接): https://www.luozaitianjin.com/zixun/tjnews/yi/64434.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52200530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830227852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