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亿基金+每年10亿专项,天津何以大手笔建“中国信创谷”?
12月24日至25日,天津市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共同主办的PKS安全先进绿色计算2021生态大会在津召开。开幕式上,天津市宣布了“中国信创谷”建设规划和九条支持政策。
九条政策,条条真金白银,包括设立100亿元规模信创产业基金,每年拿出10亿元专项扶持资金等,凸显天津对推动信创产业发展的大手笔,打造“中国信创谷”的决心和信心。
信创是产业创新主攻方向,“中国信创谷”则是天津信创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域。
根据《“中国信创谷”发展规划(2020—2025年)》,“中国信创谷”总规划面积58平方公里,在空间上分为“三区一核”。“三区”分别是北部产能聚集区,南部新动能引育区,东部的创新创业孵化区。“一核”是指创新平台和配套资源高度集聚的核心区。重点实施“主体引聚、平台搭建、场景驱动、金融赋能、群体突破”五大工程,28项具体任务。
优质的地段和环境,专门的规划和定制的政策。可以说,“中国信创谷”从一开始就被寄予很高的期待。根据规划,到2025年,“中国信创谷”的信创产业营业收入将达到1500亿元,成为国家信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
“中国信创谷”,何以有这样的底气?
早在2017年,《天津市贯彻国家信息产业发展指南实施方案》就提出,建成国内技术领先、产业链条完整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基地。除了飞腾和麒麟,经过近年来持续引育,“中国信创谷”还聚集了曙光、长城、360等1000余家上下游企业,实现了从CPU操作系统、数据库、超算、网络安全到整机终端信创全产品链条,形成了PKS信创包整体方案供给能力。
企业在“中国信创谷”抱团发展,科研力量也在向这里集中。目前,“中国信创谷”拥有市级以上研发机构43家,其中国家级研发机构5家,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先进操作系统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相继落地。今年11月,天津市对标国家实验室重点打造的先进计算与关键软件(信创)海河实验室,在“中国信创谷”挂牌。
有机构预测,未来5年中国信创产业生态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37%。根据中国电子学会等单位联合发布的《中国信创产业发展白皮书(2021)》,预计到2023年,中国信创产业市场规模将突破3650亿元,市场容量突破万亿元。
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前景,已经具备优势条件的天津,更应该牢牢把握机遇。《天津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十四五”专项规划》提出,以“锻长板、补短板、塑样板”为总思路。大力发展“中国信创谷”,正是天津发挥比较优势,把信创产业的长板锻造得更长之举。
天津发展信创产业、打造“中国信创谷”的信心,不只是源于有基础,也源于天津有很好的发展条件。
近年来,天津着力打造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扛起智能科技大旗,建设“天津智港”,积极提供应用场景,为信创产业营造了浓厚的发展氛围。
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天津信创产业发展打开了更大空间。随着区域交通一体化,技术、产业、人才、市场等加快融合,信创产业技术创新、产业化发展有了更好的依托和更大的前景。
天津制造业基础雄厚,坚持制造业立市,实现国家赋予天津的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的功能定位,也需要大量信创产业企业深度参与,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天津的平台优势也很突出。2017年天津率先举办每年一届的世界智能大会,会议期间,智能科技领域新的技术、产品、思想、商机在这里汇聚、传播,为信创产业发展提供了极佳的交流展示和开拓市场机会。
天津新基建水平国内领先。2020年上半年实现5G全覆盖。近日因在以5G和千兆光网为代表的“双千兆”网络建设上成绩突出,入选全国首批“千兆城市”。
据报道,目前天津信创产业链上在建项目达96个,在建项目总投资达787.55亿元。
发展信创产业,市场是根本,企业是主体。在这次生态大会上,市领导表示,将进一步加强与中国电子等企业的战略合作,大力构建“业务共生、生态共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业共同体。
“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充分体现天津诚意。“中国信创谷”将与企业风雨同舟,共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