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港逆势稳增长背后的动力之源
辛丑岁末,天津港再传捷报──截至12月18日,天津港年集装箱吞吐量首次突破2000万标准箱,实现历史性跨越。市委、市政府发来贺信,这是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港重要指示精神,深度服务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共建“一带一路”,加快推进天津北方国际航运枢纽建设的标志性成果。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受全球物流链产业链流通受阻、需求低迷诸多因素冲击,世界主要港口普遍受到严重影响。而作为京津冀和“三北”地区的海上门户,天津港却逆势增长,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实现高起步。天津港是怎样做到的?达成增长推力背后的动力之源又是什么?牢记嘱托,众志成城,凝心聚力,共克时艰,这其中不仅浸润着天津港人的韧性、汗水和智慧;更因为他们的背后靠着一座制造业之城、一块生气勃勃的区域,一双精准调控的扶持之手,一套高效、科学、有力的制度体制保障。在危机中寻求机遇,在转型中谋求发展,天津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强大的政治动力、精神动力、工作动力,形成干事创业的强大势能,锚定“一基地三区”功能定位,积极加快天津北方国际航运枢纽建设,一步一个脚印传递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天津信心”,展现出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天津行动”。从2010年港口集装箱年吞吐量实现1000万标准箱,到今年突破2000万标准箱。11年光阴的跨越式发展,凝聚着天津港全力提升集装箱国际枢纽港地位的不懈努力,离不开天津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把天津港建设好”的殷切嘱托,整合各方资源,全方位多维度加快推进世界一流港口建设、推动天津北方国际航运枢纽建设的合力之功。最大限度发挥好天津港作为天津核心战略资源、最大比较优势和发展命脉的强大作用,2019年天津成立了天津港建设世界一流港口领导小组。各相关部门、单位形成合力,与天津港集团建立“直通车”服务平台,及时协调解决天津港发展中最现实、最紧迫的困难与问题。今年9月,这一小组调整为天津市人民政府推进天津北方国际航运枢纽建设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天津北方国际航运枢纽建设以及天津港世界一流港口建设相关工作。出台《天津市推进北方国际航运枢纽建设条例》,实现了北方国际航运枢纽建设从政策方案到法规条例的飞跃。打造“四横三纵”高速公路集疏运通道,实现“一环六射”环放式干线铁路布局,搭建辐射“三北”地区、通达内陆的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以小白楼、东疆为代表的五大航运服务集聚区,不断集聚航运要素,大幅提升国际航运服务功能。在全国率先批准建设港口自动驾驶示范区,助力全球首次集装箱传统码头无人自动化改造全流程实船作业成功,推动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投入运营。从港口规划到基础设施建设,从现代航运服务体系建设到优化航运营商环境,从智慧创新发展到安全绿色发展,全力加快推进世界一流绿色智慧枢纽港口建设,凝心聚力的天津,跑出了因港而兴加速度。“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是港口蓬勃兴盛的根基与源泉。”天津港集团董事长褚斌表示,在全球疫情持续蔓延的不利形势下,这次跨越来之不易。这离不开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的方向指引;离不开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带来的难得机遇;离不开市委、市政府长期以来对港口发展的大力支持;也离不开天津港以智慧赋能、创效率优先,建设世界一流港口的不懈努力。在河北省,石家庄新恒通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客服经理郑哲锟就对天津口岸的便捷服务大为赞赏。几个月前,市港航局、天津港联合北京铁路局创新政策,整合铁路、海运各管一段的两套单据,实施了“一单到底”全程物流模式。“这样一来,河北省客户就不需要再来天津找承运商,转运时间也至少能省两三天。”郑哲锟说,“在海运市场紧张局面加剧的大环境下,天津能做到如此服务高效、贸易便利,这就是航运枢纽该有的样子!”相比郑哲锟,在天津港太平洋国际集装箱码头一线从事作业调度的孙岩感触更为直接。“现在顺畅很多!”孙岩说,“之前装卸一艘船舶需要联系五六个部门,打几十通电话。现在,有了智慧化的调度中心,一个指令就能实现高效协同,作业效率大幅提升。”着眼天津“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支点”定位,今年天津港新开多条“一带一路”航线,其中非洲航线吞吐量增长近10%、东南亚航线吞吐量增长7%以上,作业效率提升了15%以上。同时,持续做优、做强内贸航线,升级推出“海上高速—FAST”品牌,海上行驶时间平均压缩10%以上。环渤海“两点一航”内支线运量增长40%以上,内陆网点增至120家,开通40余条海铁联运通道,海铁联运作业量和中蒙过境班列运量分别同比增长20%以上,跨境陆桥运量稳居全国沿海港口首位。在天津市社会学会会长张宝义看来,港城联动引育着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天津港在实现港城融合发展中大有可为,可依托航线陆网等物流优势,进一步吸引航运、物流、金融等要素向天津聚集,服务城市和腹地经济。”受疫情冲击,全球海运大范围拥堵、国际航运市场运力紧张等问题凸显。天津却依托智慧赋能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凭借关港合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大前提下,以高水平的“津港”效率,打出一套港口、口岸部门、地方政府同心协力、和衷共济的组合拳,攻坚克难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助力畅通“双循环”。“第一紧要的是做好疫情防控。”天津港集团安全环保部总经理陆有宝说,我们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人物同防”,坚决把好疫情防控的重要关口。从疫情之初就在全国沿海港口首创船舶“五色图”管控,设立全国首个拖轮海上临时观察点,为全国港口防疫提供借鉴。同时,实施“十个常态化”举措,抓实抓细登轮人员管控、冷链防疫等举措,坚决筑牢筑实疫情防控防线。中谷物流华北片区负责人彭世才是天津港的“老熟人”,在他看来,天津口岸的疫情防控让人很是放心。“既保护了航运企业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又促进了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疫情以来,我们的航线从未中断,船舶在港效率还同比提高了20%,让我们更有信心将更多运力投放到这里。”效率提升带动服务升级,进一步优化着天津口岸的营商环境。这其中,海关、海事、边检等多部门实施的一揽子通关便利化措施,也为天津港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前不久,随着“中海之冬”号货轮连夜靠泊天津港欧亚国际集装箱码头,10个集装箱的北京冬奥会进口物资通过“船边直提”模式,被直接装卸至岸边的运输车上,连夜送往北京。几天后,河北省辛集市盛溢果品有限公司的77.3吨皇冠梨在完成提前申报后,从产地石家庄装箱直接运抵天津港集装箱码头,在“抵港直装”模式下,实现了出口通关“一站式、无停靠、零延时”。天津海关口岸监管处处长宫宁介绍,天津海关与天津港集团联合推出的“船边直提”“抵港直装”创新模式,是将海关指令嵌入港口作业系统,是进口通关流程的“大变身”。“无需海关查验的进口集装箱货物,提箱时长由原先的1到2天最短能压缩至1.5小时。11月以来,就已有30%的进口货物参与‘船边直提’,20%的出口货物运抵后24小时内装船。目前,天津海关与北京海关、石家庄海关实现了三地海关通关监管协同,这一模式正在京津冀逐步推广,不断释放天津口岸的改革红利。”不仅如此,天津海关与天津港集团联手打造的“关港集疏港智慧平台”也“圈粉”无数。这个在全国沿海港口中尚属首创的平台,已累计办理集疏运业务突破74万集装箱,辐射范围涵盖全国29个省份和直辖市。今年初,京津两地商务、海关、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联合公布了第8批促进京津跨境贸易便利化的政策措施,加快智慧港口建设、推广应用天津港“关港集疏港智慧平台”也被纳入其中。精简单证、优化流程、合作创新、提效降费……今年上半年,天津口岸进口整体通关时间为32.94小时,同比压缩31.94%;出口整体通关时间为0.85小时,同比压缩52.25%。“口岸营商环境是城市整体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扩大开放、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意义重大。”天津外国语大学“一带一路”天津战略研究院院长冯雷鸣表示,天津港逆势成功破局背后,折射出天津作为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对更优营商环境、更高服务水平的迫切追求。“天津港集团将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己任,立足天津、服务京津冀、辐射三北,推动世界一流港口建设迈向更高水平,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更好服务国家战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褚斌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