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又进“国家队”,“两港”均获中央政策支持
天津海、空两港物流枢纽均进入“国家队”,未来还将布局2个国家物流枢纽。日前,国家发改委发布“十四五”首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天津市申报的“天津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成功入选。“十四五”首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25个)
(排名不分先后)
笔者注意到,2019年,“天津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已入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至此,天津海、空两港物流枢纽均进入“国家队”。近年来,我国物流业实现较快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作用显著增强。何为国家物流枢纽?据了解,物流枢纽是集中实现货物集散、存储、分拨、转运等多种功能的物流设施群和物流活动组织中心。国家物流枢纽则是物流体系的核心基础设施,是辐射区域更广、集聚效应更强、服务功能更优、运行效率更高的综合性物流枢纽,在全国物流网络中发挥关键节点、重要平台和骨干枢纽的作用。国家物流枢纽有三大意义——它是交通与产业协同的催化剂、各种运输方式无缝衔接的“粘合剂”、物流资源集约整合的“加速器”。成为国家物流枢纽,首要条件是区位。按照要求,必须毗邻港口、机场、铁路场站等重要交通基础设施和产业聚集区,与城市中心的距离位于经济合理的物流半径内,并与城市群分工相匹配。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深入推进,天津港、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的海、空物流优势,是天津入围的重要因素。此次入围的天津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位于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机场片区范围内,毗邻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区域总面积3.18平方公里。这里将以建设中国国际航空物流中心为目标,依托海滨城市口岸功能和丝绸之路海陆交汇优势,充分发挥航空物流辐射半径和自贸区先行先试优势,建设国际一流的空港型物流枢纽。货运和物流是天津机场重点发力的方向。按照国家规划,天津机场的定位是区域航空枢纽和我国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天津“十四五”交通规划也明确,将实施天津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新建T3航站楼,建设国际航空物流中心,集聚货运要素,做强基地航空公司,高标准建设航空物流园。
今年5月,市政府成立了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三期改扩建领导小组。据此前报道,机场三期工程按照满足2030年旅客吞吐量5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00万吨的目标,新建40万平方米的3号航站楼,新建一座停车楼,延长东跑道及平行滑行道。天津市《加快推进中国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中国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地位初步确立,天津滨海国际机场货邮吞吐量达到40万吨;到2035年,中国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地位突显,形成良好的航空物流生态环境,航空物流基础设施完备先进,中转服务、多式联运等航空物流业务形成规模,航空物流地面集疏运体系顺畅便捷,天津滨海国际机场货邮吞吐量达到100万吨。根据上述方案,除了天津机场三期改扩建外,天津还将建成机场东区国内货库,加快航空口岸大通关基地建设,加快东丽临空经济区(物流总部区、科技创新区)两个片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航空口岸基础保障能力。在货运通道建设方面,将加快实施航双路建设,提升改造津北路等,建设完善机场周边路网,保障进出航空物流区以及机场东西货运区货车高效、便捷通行。
其中,天津航空口岸大通关基地位于位于天津机场航空物流区,项目旨在进一步提高天津航空口岸竞争力,提高对周边及国际货源吸附能力。项目一期2018年启动建设,2020年上半年已竣工。基地内跨境电商产业园项目已完成验收,天津国际邮件互换局已投入运营。通过海关监管嵌入邮件快件处理流程、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引入大量智能化作业设备,国际邮件的通关效率提升80%以上。据了解,截至今年10月,天津国际邮件互换局已累计处理各类进出口邮件300万件。布局建设国家物流枢纽,是国家打造低成本、高效率的全国性物流服务网络,提升实体经济活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的《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国家物流枢纽分为陆港型、港口型、空港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陆上边境口岸型等6 种类型。到 2025 年,将布局建设 150 个左右的国家物流枢纽。在未来的规划布局中,天津还将建设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和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加上已获批的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形成4个国家物流枢纽,在全国物流大网络中发挥重要节点作用。根据国家发改委《关于做好“十四五”首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工作的通知》,各地要建立健全枢纽重大项目储备库,重点加强基础性、公共性、准公益性项目储备并保持动态调整更新。国家发改委将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政策渠道或推荐给相关金融机构,对符合条件的项目予以适当支持。“十四五”天津提出建设国际消费、区域商贸“双中心”城市。今年7月,国务院批准在天津等5个城市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此次国家物流枢纽的入围,将为天津“双中心”城市建设提供更多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