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16个区也纷纷出招
努力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成就人才
津东方海河英才(微信公众号:津东方海河英才)小编今天就为您梳理16个区
《政府工作报告》中
涉及吸引人才和扩大就业的内容
来看看“十四五”开局之年
天津需要什么样的“打工人”?
深入实施“海河英才”行动计划,推出“鲲鹏计划”2.0版。充分发挥产业人才联盟作用,形成联合攻关、协同创新、成果转化新优势。加强就业和民生保障。提升经济发展就业导向、就业容量和质量,积极开展援企、稳岗、扩就业工作,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村劳动力和城乡困难人员等就业服务,新增就业9.5万人。2021年,新增就业2万人。强化就业服务,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对市场渠道难以就业的困难人员进行托底安置,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推进教师“区管校聘” 改革,加强人才梯队建设。
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加力加劲实施“海河英才”行动计划,努力吸引更多有梦想、有能力的年轻人来河北区创业就业。以“高精尖缺”为导向,推广“项目+团队”模式,鼓励高层次人才打包人才团队、技术专利等资源“带土移植”。全面深化与京冀地区的教育合作、医疗卫生协作、文化旅游交流,推动我区与京冀地区创新主体合作,持续引进京冀地区优秀人才。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落实援企稳岗等政策,强化对重点人群的就业帮扶,新增就业2.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
落实“海河英才”行动计划升级版,加快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强化“项目+团队”模式,持续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和企业家就业创业。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落实援企稳岗政策,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建设人力资源产业园,举办“春风行动”等就业专项活动。制定创业优惠政策,推进创业带动就业。扩大公益性岗位安置。新增就业1.9万人,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加强养老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落实首善教育人才储备计划,依托名师工作室打造有影响力的名师团队,带动教师教书育人能力整体提升。
打造“海河英才”行动计划升级版,落实以企业需求为主导的定制化政策,进一步放宽青年和紧缺人才落户通道。创新高端人才引入机制,聚焦产业图谱编制引才图谱,大力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加大“稳就业”工作力度。做好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对市场渠道难以就业的困难人员进行托底安置。强化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支持,帮扶农民工就业创业。持续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培育“海河工匠”等高技能人才。2021年,新增就业1.9万人左右。落实“海河英才”行动计划升级版,采用长期聘用和柔性引进相结合方式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制定以企业需求为主导的定制化政策,支持领军企业“项目+团队”一体引进。完善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配套措施,进一步畅通人才落户通道。稳定和扩大就业,强化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支持,提高退役军人就业安置质量,支持农民工就业创业。持续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深入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支持规范新就业形态发展,做好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
持续深入落实“海河英才”行动计划,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政策,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就业困难家庭就业率达90%以上。加大就业、创业培训力度,完成职业技能培训6000人以上。扎实推进区管校聘,做好教职工编制和岗位的统筹调配管理,充分利用“三杯一奖”、“三名工程”,构筑以正高级教师为领军名师、市区级学科带头人为中坚力量、校级骨干教师为基础的红桥教育人才梯队。
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优化住房、教育、交通等配套服务供给,新增两个环内片区人才公寓投入使用。稳就业和促就业并举,支持创业带动就业,新增就业2万人,推动形成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建设中芯国际博士工作站,做大做强天津市半导体集成电路人才创新创业联盟。进一步拓宽招才引智渠道,实施年度紧缺人才需求计划,深入落实“海河工匠”建设工程,开展系列人才项目对接活动,加快建设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大力吸引年轻人才在西青安家落户。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强化稳就业保就业举措,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多渠道就业创业,做优做强“就业红娘”特色品牌,做好困难群体兜底安置,依法维护农民工工资权益。全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万人,新增就业2.2万人。
持续促进创新人才聚集,制定以企业需求为主导的定制化政策,实施“海河英才”计划升级版,多措引聚海河教育园区人才,引进一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用好就业云超市—津南区人才云招聘管理系统,建设高水平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坚持就业优先,全年新增就业1.9万人,帮扶创业2500人,组织招聘会50场,确保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大力帮扶退役士兵充分就业,举办2场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建成区、镇(街)两级退役军人之家。
切实发挥“双创联盟”作用,建立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金,推进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深度融合。千方百计促进就业,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创业,全力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万人,新增就业1.95万人。建设人才强区,落实构建人才全面发展生态若干措施,用足用好科学性、延续性和吸引力强的“金牌”人才政策,采取“项目+团队”模式,着力引进生物医药、智能科技产业急需紧缺人才,再引进“海河英才”1.5万人,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为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全力保障群众就业。依托区内企业打造劳动教育平台,开展技能培训5000人以上,新增就业3.6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编制引才图谱,推动“中关村6条”政策落实落地,加快汇聚人才。坚持就业富民。聚焦就业困难人员、大学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落实创业担保贷款、创业孵化补贴等政策措施,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推动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全年新增就业1万人,培训1.2万人次。落实“海河英才”行动计划,建立“双招双引”机制,壮大高水平创新人才队伍。提高就业和保障水平。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新增就业1.3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抓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健全专业技术人才交流机制,建立企业用工与劳务输出稳定合作机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
深化“海河英才”行动计划,引进人才1500人以上,让大项目、好人才成为宁河的硬核实力。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群体创就业,城镇新增就业7700人。探索建立工商资本下乡引导机制和城市人才入乡激励机制,推动各类资源向农村下沉。推动人岗精准对接,新增就业6000人。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培养更多“海河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