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津 “职”同道合创新创业!滨城好环境引来京津冀三地“千里马”

“职”同道合创新创业!滨城好环境引来京津冀三地“千里马”

“职”同道合创新创业!滨城好环境引来京津冀三地“千里马”

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周年,也是滨海新区高速发展的十年。一直以来,新区发挥三地合作功能区作用,围绕区域协同用创新机制增活力,聚焦创新协同梯度培育人才,加强服务协同用资源汇聚来营造优化生态,以人才工作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

“新区具有先进制造业产业优势、可开发空间的承载优势、海空两港的优势和成本优势,新区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为重点区域,聚焦机器人、无人机、数字经济等领域,吸引非首都功能优质人才资源来津创新创业。”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新区与北京中关村、中发展集团保持高频共振,联合组织“2023京津冀数字经济发展论坛”“世界智能大会第二届滨海中关村协同创新发展论坛”等活动,增加了区域之间的沟通交流,为创新机制“增活力”。

另一方面,新区充分利用北京天津两市合作共建的协同创新共同体平台,积极打造人才的承载集聚载体,建立创新协同引领机制。构筑研发在北京、转化在滨城的深度协同合作模式,加快建设国内一流的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园区,推动科技创新人才项目的精准性流动。比如,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深化新型研发机构改革,组建联合研究院有限公司,公开选拔的经理和中层,有2/3是来自北京的企业高管。

天津华慧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慧芯”)就是京津冀三地科技创新协同合作的受益人,董事长曲迪说:“2015年,滨海新区人民政府、生态城管委会与清华大学积极对接,合作设立了清华大学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我们企业就是清华天津电子院转移孵化的成果之一。2017年,我和导师黄翊东教授在生态城创立了华慧芯科技集团,成为我国首个跨材料体系的微纳光电子芯片生产线并实现投产。黄翊东教授是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的副主任、也是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在推动清华大学相关成果转化为企业的核心产品过程中一直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据了解,清华天津电子院作为清华大学的外派研究院,长期致力于将学校科研成果在天津转化落地,通过成果转化、投资等方式在天津孵化聚集科技企业一共138家,吸引30位清华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联合培养清华大学电子信息创新创业硕士以上人才将近200名。

在科技创新推动下,企业在新区结出累累硕果。就拿华慧芯来说,2022年,与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联合成立了“微纳光电子技术实验室”。微纳结构光电子芯片成果获得天津市技术发明特等奖,成功研制出世界首款实时超光谱成像芯片,7名院士给予“关键技术国际领先”的高度评价。去年,华慧芯牵头实施“光电芯片压印母版”项目,获评国家的“颠覆性技术创新”专项,成为全国入选的15个项目之一、这也是天津的首个入选项目。“作为新区自主培育的科技型企业,我们将围绕生产经营中的科技创新、技术改造、革新研发、人才培养等主题,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的引领作用,不断探索智慧解题新路径。同时,聚焦关键技术,加大研发力度、优化产学研协同、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和产业化。”曲迪表示。

不仅如此,新区在创新协同上,主动延伸优化,将京津冀协同优势与滨城先行先试政策交叉叠加,打造了“类中关村创新创业生态”,营造人才良性流动环境。在人才支持上,出台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的专项支持政策,从保障子女教育、便利医疗服务、放宽职工落户、满足住房需求等方面,大力支持北京来津项目人才流动。在政务服务上,与京冀自贸区联动发展,推动“京津通办”自助服务厅在滨海新区投入使用,179个政务服务事项在自贸区内“同事同标”,162个高频事项实现了“跨省通办”,首批208项“京津冀+雄安”自助服务正式发布,营造了一流的营商环境。

转载须注明来源滨海发布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不代表津东方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明示、暗示和承诺,本文仅供读者参考!津东方尊重原作者的辛勤劳动并致力于保护原著版权以及相关的知识产权,所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添加客服微信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处理。如需转载本文,请在显著位置注明出处(津东方网站,以及文章链接): https://www.luozaitianjin.com/zixun/tjnews/105988.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52200530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830227852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