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经典,孝义为先,如何孝敬好父母?
它启示我们:无论做什么学问,孝悌是根本,这一点如果做不到,读书再多,才能越大,对社会、对大众,造成的危害就越大。道理很简单,一个连自己的亲生父母都不能孝敬的人,何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被人们所熟知。这两句话寓意非常深刻。据说老乌鸦不能自己去找食物的时候,小鸦会用把吃进去的东西反哺出来,也就是吐出来给老乌鸦吃,来感戴老乌鸦的恩义,这就是动物长大后反过来“赡养”父母的行为。
气走母鸡后,小羊说:“妈妈,您对我这样疼爱,我怎样才能报答您的养育之恩呢?”羊妈妈说:“我什么也不要你报答,只要你有这一片孝心就心满意足了。”小羊听后,不觉下泪,“扑通”跪倒在地,表示难以报答慈母的一片深情。从此,小羊每次吃奶都是跪着。它知道是妈妈用奶水喂大它的,跪着吃奶是感激妈妈的哺乳之恩。
“乌鸦反哺”和“羔羊跪乳”启示我们:动物都知道报父母恩,自称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如果都不懂得孝敬父母,又情何以堪呢?在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能做到对父母有孝心、尽孝道,精神上慰藉,生活上照顾,体贴入微,关怀备至,用实际行动弘扬中华民族孝的传统美德。
但也有一些人,在孝敬父母方面还真不如小乌鸦、小羊羔等一些动物做得好。正如《孟子》所言,
人们常说,当家才知柴米贵,养儿方知父母恩。任何事情,如果没有亲身的经历和体验,就很难有深刻的理解。我们虽然经常把父母的恩情挂在嘴边,但未必深深地扎根在心里,只有在轮到自己做父母的时候,才能真正体会到父母的艰辛和不易,体会到父母的良苦用心。因此,年轻的父母要以孝敬自身父母的表率来影响和带动自己的儿女,从小培养他们拥有孝心,学会善行,真正做到一代做给一代看,一代一代来传承。
孔子还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强调的是对父母仅仅“能养”是不够的,还要做到孝敬。孔子所讲的这些孝行,人们都应该深刻感悟,努力践行。当下,有些人觉得,父母到了老年,不能自食其力了,做子女的从经济物质上养活他们,使他们吃穿不愁,也就算报答生育之恩了。
其实,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孝顺父母应在既养又敬上下工夫。比如,在家不仅应主动承担家务劳动,减轻父母家务负担,为年迈的父母雇人照看,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等,而且应从思想上,尊重父母意见和教导,想方设法丰富父母的精神文化生活,经常把自己的工作、学习、思想情况等告诉父母,免得让父母操心,更不能让父母担惊受怕,着急生气。尤其是随着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孝敬父母应该在搞好思想慰藉,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上多下功夫。
从人类自身的发展规律看,每个人都是由少年而青年再进入中年、老年。先为人子女而后为人父母。在为社会和家庭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以后,长辈、老人,理应不仅受到全社会的敬重,并且有理由得到优先的照顾。所以说,在全社会要积极倡导孝的传统美德,大力宣传孝老爱亲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教育部门要把孝文化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采取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使他们拥有孝心,懂得孝道,乐于孝行。对于一些人的不孝行为,应受到道德的审判、舆论的谴责,涉及违法的要予以严惩,决不能让不孝的丑行在社会上蔓延。
“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而家风建设的根本就在于尽孝道。孝敬父母,既是家风建设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懂得“千万经典,孝义为先”的道理,把尽孝道作为家风建设的首要任务,人人有孝心,处处见孝行,家家讲孝道,以实际行动大力弘扬孝的美德,使尽孝道成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