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资治通鉴》2196——北魏皇族元法僧叛变
普通六年(公元525年)
魏徐州刺史元法僧,素附元义,见义骄恣,恐祸及己,遂谋反。魏遗中书舍人张文伯至彭城,法僧谓曰:“吾欲与汝去危就安,能从我乎?”文伯曰:“我宁死见文陵松柏,安能去忠义而从叛逆乎!”法僧杀之。庚申,法僧杀行台高谅,称帝,改元天启,立诸子为王。魏发兵击之,法僧乃遣其子景仲来降。
安东长史元显和,丽之子也,举兵与法僧战;法僧擒之,执其手,命其共坐,显和不肯,曰:“与翁皆出皇家,一朝以地外叛,独不畏良史乎!”法僧犹欲慰谕之,显和曰:“我宁死为忠鬼,不能生为叛臣!”乃杀之。
上使散骑常侍朱异使于法僧,以宣城太守元略为大都督,与将军义兴陈庆之、胡龙牙、成景俊等将兵应接。
柏杨白话版:525年(南梁·普通六年 北魏·正光六年 孝昌元
北魏帝国徐州(州政府设彭城【江苏省徐州市】)州长元法僧一向依附元义,现在,看见元义骄傲奢侈,恐怕将来一旦发生大祸,灾难可能会降临自己头上,遂决心叛变。正巧,中央政府派立法院立法官(中书舍人)张文伯视察徐州,张文伯到了彭城,元法僧对他说:“我打算跟你同时逃避危险,谋求安全,你同不同意?”张文伯说:“我宁愿死了去见孝文皇帝(七任帝元宏)坟上的松柏,也不能抛弃忠义,跟随叛徒!”元法僧遂斩张文伯。
正月十五日,元法僧再诛杀中央特遣政府总监(行台)高谅,自称皇帝(宋帝),改年号天启,把儿子们都封作亲王。北魏政府派军讨伐,元法僧派他的儿子元景仲向南梁帝国投降。
北魏安东将军府秘书长(安东长史)元显和,是元丽的儿子(元丽事,参考五〇六年二月),率军攻击元法僧,元法僧俘虏元显和,握住元显和的手,请他坐在身旁,元显和拒绝,说:“我跟你都是皇族,而你一旦割据国土叛变,难道不怕历史上将如何记载!”元法僧仍打算安抚解释,元显和说:“我宁愿死后当一个忠鬼,也不能活着当一个叛徒。”元法僧遂斩元显和。
南梁帝国派总顾问长(散骑常侍)朱异前往徐州会晤元法僧;任命宣城郡(安徽省宣州市)郡长元略(五二〇年投降南梁。参考该年八月)当总司令官(大都督),会同将军、义兴郡(江苏省宜兴市)人陈庆之、胡龙牙、成景儁等,率军接应。
读书笔记:元法僧是北魏皇族,但中央政府政变频仍,使他感到自己身处险境,于是叛变。皇族的叛变,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标志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