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资治通鉴》2188——门第制度种下的恶果
普通四年(公元523年)
李崇长史巨鹿魏兰根说崇曰:“昔缘边初置诸镇,地广人稀,或征发中原强宗子弟,或国之肺腑,寄以爪牙。中年以来,有司号为‘府户’,役同厮养,官婚班齿,致失清流,而本来族类,各居荣显,顾瞻彼此,理当愤怨。宜改镇立州,分置郡县,凡是府户,悉免为民,入仕次叙,一准其旧,文武兼用,威恩并施。此计若行,国家庶无北顾之虑矣。”崇为之奏闻,事寝,不报。
柏杨白话版:523年(南梁·普通四年 北魏·正光四年)
李崇的秘书长(长史)、钜鹿郡(河北省晋州市)人魏兰根建议李崇,说:“从前,沿着边界,设置各‘镇’,地广人稀,有时征召中原豪门强族的子弟,有时征召皇族或鲜卑贵族,使他们当帝国的爪牙,保卫边疆。若干年之后,主管机关对这些人家称为‘府户’,当做低贱的奴仆差役。久而久之,不能跟高贵门第世家通婚,做官时更因为没有高贵门第世家作为外援之故,以致不能进入‘清流’——高贵门第世家系统。本来是同等阶层的亲属亲戚,可是在京师的却都当了显要大官,享受荣耀;两相比较之下,当然怨恨愤懑。最好是取消以军事为主的‘镇’,而改为以行政为主的‘州’,分别设立郡县。凡是‘府户’,一律撤除,恢复成为平民,如果想进政府当官,则完全依照最早的规则办理,文武兼用,恩威同施。这些建议如果能够实行,帝国或许不会再有北方的忧虑。”李崇上疏奏报,如石沉大海,没有批示。
读书笔记:魏兰根所建议的事,正是当初魏孝文帝迁都后实行门第制度所造成的巨大恶果之一。本来是同等阶层的亲属亲戚,可是去往京师的却都是高门第,当了显要大官,享受荣耀;而守卫边疆,为国杀敌的,却成了低贱奴仆差役。如此颠倒黑白,是非不分,边防军哪来的战争力?边疆岂能长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