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资治通鉴》2179——胡太后赏罚不明
原文:
天监十八年(公元519年)
魏中尉东平王匡以论议数为任城王澄所夺,愤恚,复治其故棺,欲奏攻澄。澄因奏匡罪状三十馀条,廷尉处以死刑。秋,八月,己未,诏免死,削除官爵,以车骑将军侯刚代领中尉。三公郎中辛雄奏理匡,以为:“历奏三朝,骨鲠之迹,朝野具知,故高祖赐名曰匡。先帝已容之于前,陛下亦宜宽之于后,若终贬黜,恐杜忠臣之口。”未几,复除匡平州刺史。雄,琛之族孙也。
太后从容谓兼中书舍人杨昱曰:“亲姻在外,不称人心,卿有闻,慎勿讳隐!”昱奏扬州刺史李崇五车载货,恒州刺史杨钧造银食器,饷领军元义。太后召义夫妻,泣而责之。义由是怨昱。昱叔父舒妻,武昌王和之妹也。和即义之从祖。舒卒,元氏频请别居,昱父椿泣责不听,元氏恨之。会瀛州民刘宣明谋反,事觉,逃亡。义使和及元氏诬告昱藏匿宣明,且云:“昱父定州刺史椿,叔父华州刺史津,并送甲仗三百具,谋为不逞。”义复构成之。遣御杖五百人夜围昱宅,收之,一无所获。太后问其状,昱具对为元氏所怨。太后解昱缚,处和及元氏死刑,既而义营救之,和直免官,元氏竟不坐。
冬,十二月,癸丑,魏任城文宣王澄卒。
魏以郎选不精,大加沙汰,唯朱元旭、辛雄、羊深、源子恭及范阳祖莹等八人以才用见留,馀皆罢遣。深,祉之子也。
柏杨白话版:519年(南梁·天监十八年 北魏·神龟二年)
北魏帝国首都洛阳警备区司令、东平王元匡,因为很多次提出的建议,都被任城王元澄否决,愤怒恚恨,再抬出他从前那副棺材(元匡打算抬棺弹劾高肇事,参考五〇八年七月),准备上疏弹劾元澄。元澄先下手反击,指控元匡犯了三十余项大罪,最高法院(廷尉)遂判决元匡死刑。
秋季,八月十二日,胡太后下诏,赦免元匡一死,削除官职爵位,贬作平民;而任命车骑将军侯刚兼代首都洛阳警备区司令(代领中尉)。国务院宫廷保安部狱政司司长(三公郎中)辛雄上疏为元匡辩护,认为:“元匡前后侍奉三位皇帝(七任帝元宏、八任帝元恪、九任帝元诩),骨鲠正直的事迹,无论政府或民间,全都知道,所以高祖(七任帝元宏)才把他的名字改作元匡。先帝(八任帝元恪)既然对他包容,陛下也应对他宽恕,如果非贬谪不可,恐怕填塞忠臣之口。”不久,再任命元匡当平州(州政府设肥如【河北省卢龙县北】)州长。辛雄,是辛琛的族孙(辛琛事,参考五〇七年八月)。
胡太后在跟兼任立法院立法官(兼中书舍人)杨昱闲谈时,说:“我的一些亲戚在外做官,不得人心,你如果听到什么,千万不要隐瞒。”杨昱遂弹劾扬州(州政府设寿阳【安徽省寿县】)州长李崇:用装甲战车,装载货物做生意;相州(州政府设邺城【河北省临漳县西南邺镇】)州长杨钧:用白银制造餐具,呈献中央禁军总监(领军)元义。胡太后召见元义夫妇(元义妻是胡太后妹妹),流泪责备(流泪责备,是仍怀至爱的痛心责备),元义因此把杨昱恨入骨髓,决心报复。杨昱有叔父杨舒,杨舒的正妻,是武昌王元和的妹妹。而元和,是元义的堂祖父。杨舒逝世,元女士要求另外居住,杨昱的老爹杨椿,对弟妇这个要求流泪责备(二十世纪中叶之前,中国是大家庭制度,以分居为耻;寡妇更是不可),坚决拒绝,元女士对他至为愤恨。正巧,瀛州(州政府设赵都军城【河北省河间市】)变民首领刘宣明,阴谋武装反抗政府,消息外泄,刘宣明逃亡。元义命元和跟妹妹元女士,联合诬告杨昱藏匿刘宣明,检举书上更指控:“杨昱的老爹、定州(州政府设中山【河北省定州市】)州长杨椿,叔父、华州(州政府设华阴【陕西省大荔县】)州长杨津,同时运送三百人使用的铠甲、武器,打算武装叛变。”元义更暗中证明确有其事。胡太后派亲卫军(御仗)五百人,深夜包围杨昱家宅,详加搜索,什么也搜不到。胡太后调查诬告原因,杨昱说明元女士所以怨恨之故。胡太后下令解开杨昱的捆绑,判处元和跟元女士死刑。没有多久,元义多方营救,元和仅只免除官职,元女士竟没有受任何处罚。
冬季,十二月八日,任城王(文宣王)元澄逝世(年五十三岁)。
北魏帝国政府因为禁卫官员(郎)不够水准,作大规模淘汰。只有朱元旭、辛雄、羊深、源子恭及范阳郡(河北省涿州市)人祖莹等八个人,因为具有才干,特准留任,其他的全部免职,送回家乡。羊深,是羊祉的儿子(羊祉,参考五〇五年十一月)。
读书笔记:胡太后能认真调查,不轻冤枉下属,这是她的优点,但对亲近的人总是纵容,舍不得处罚,赏罚不明,这是她的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