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经典 读《资治通鉴》2150——临大事不可拘于小节

读《资治通鉴》2150——临大事不可拘于小节

读《资治通鉴》2150——临大事不可拘于小节

原文:

卷一百四十八

梁纪四

高祖武皇帝四

天监十四年(公元515年)

甲寅,魏主有疾;丁巳,殂于式乾殿。侍中、中书监、太子少傅催光,侍中、领军将军于忠,詹事王显,中庶子代人侯刚,迎太子诩于东宫,至显阳殿。王显欲须明行即位礼,崔光曰:“天位不可暂旷,何待至明!”显曰:“须奏中宫。”光曰:“帝崩,太子立,国之常典,何须中宫令也!”于是光等请太子止哭,立于东序;于忠与黄门郎元昭扶太子西面哭十馀声,止。光摄太尉,奉策进玺绶,太子跪受,服衮冕之服,御太极殿,即皇帝位。光等与夜直群官立庭中,北面稽首称万岁。昭,遵之曾孙也。

高后欲杀胡贵嫔,中给事谯郡刘腾以告侯刚,刚以告于忠。忠问计于崔光,光使置贵嫔于别所,严加守卫,由是贵嫔深德四人。

戊午,魏大赦。

己未,悉召西伐、东防兵。骠骑大将军广平王怀扶疾入临,径至太极西庑,哀恸,呼侍中、黄门、领军、二卫,云:“身欲上殿哭大行,又须入见主上。”众皆愕然相视,无敢对者。崔光攘衰振杖,引汉光武崩赵熹扶诸王下殿故事,声色甚厉,闻者莫不称善。怀声泪俱止,曰:“侍中以古义裁我,我敢不服”遂还,仍频遣左右致谢。

    柏杨白话版:515年(南梁·天监十四年 北魏·延昌四年

正月十日,北魏帝国(首都洛阳【河南省洛阳市东白马寺东】)皇帝(八任宣武帝)元恪患病。

正月十三日,元恪在式乾殿逝世(年三十三岁)。监督院总监督长(侍中)、立法院总立法长(中书监)、太子少傅崔光,监督院总监督长、中央禁军总监(领军将军)于忠,太子宫总管(詹事)王显,太子宫顾问官(中庶子)鲜卑人(代人)侯刚,把太子元诩从太子宫迎接到显阳殿。王显主张等到第二天再行登基,崔光说:“最高宝座不可以有片刻空位,为什么等到天亮?”王显说:“必须奏报皇后(高皇后)。”崔光说:“皇帝死亡,太子继承,是国家运转的正常法则,为什么要皇后指令?”于是,崔光等请元诩止住哭泣,站在东厢房,于忠跟监督院宫廷监督官(黄门郎)元昭扶住元诩,面向西方,哭十余声,即行停止。由崔光摄理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摄太尉),向元诩呈递正式登基文告及皇帝印信。元诩(本年六岁)跪下接受,身穿绣袍,头戴皇冠,前往太极殿,登基称帝(九任孝明帝)。崔光等跟值夜的文武官员,站在大庭之中,面向北方叩头,欢呼万岁。元昭,是拓跋遵的曾孙(略阳公拓跋遵参加参合陂之役,参考三九五年八月)。

高皇后打算诛杀元诩的娘亲胡贵嫔,宫廷调查官(中给事·宦官出任)、谯郡(河南省商丘市)人刘腾告诉侯刚,侯刚再告诉于忠,于忠向崔光请教,崔光把胡贵嫔安置在一个隐秘的地方,派军警严密守卫;因此,胡贵嫔对四人深为感激。

正月十四日,大赦。

正月十五日,召回东西战场的出征军队。

骠骑大将军、广平王元怀带病进宫祭悼,一直走到太极殿西厢,哀痛哭号,告诉总监督长、中央禁军总监(领军)、监督院宫廷监督官(黄门)、首都东西区卫戍司令(二卫),声称:“我要上金殿(太极殿)哭祭先帝(元恪),再进宫晋见主上(元诩)。”各官员大吃一惊,面面相对,没有人敢作回答。崔光身披丧服,手持丧杖(古人居丧期间,为了表示哀哭过度,体力不支,必须依赖手杖,才可起立);引用东汉王朝一任帝(光武帝)刘秀逝世,赵熹搀扶各亲王下殿前例(参考五七年),面色肃穆,声音严厉,听到的人,都认为举例恰当。元怀哭声和眼泪同时止住,说:“总监督长(侍中崔光)用古代的礼仪纠正我,我怎敢不服!”遂出宫回家,仍不断派左右侍从向崔光道歉。

    读书笔记:政权交接的时候,正是各方政治势力角逐和斗争的关键时刻,非常重要,也非常危险,必须尽早确定接班人的位置,一个晚上,就有可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崔光是对的,此时皇帝登基、安定局势是第一位的,不可拘于小节。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不代表津东方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明示、暗示和承诺,本文仅供读者参考!津东方尊重原作者的辛勤劳动并致力于保护原著版权以及相关的知识产权,所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添加客服微信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处理。如需转载本文,请在显著位置注明出处(津东方网站,以及文章链接): https://www.luozaitianjin.com/read/lishi/81866.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52200530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830227852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