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资治通鉴》2050——拓跋宏再议南征
原文:建武三年(公元496年)
魏主谋入寇,引见公卿于清徽堂,曰:“朕卜宅土中,纲条粗举;唯南冠未平,安能效近世天子下惟于深宫之中乎!朕今南征决矣,但未知早晚之期。比来术者皆云,今往必克。此国之大事,宜君臣各尽所见,勿以朕先言而依违于前,同异于后也。”李冲对曰:“凡用兵之法,宜先论人事,后察天道。今卜筮虽吉而人事未备,迁都尚新,秋谷不稔,未可以兴师旅。如臣所见,宜俟来秋。”帝曰:“去十七年,朕拥兵二十万,此人事之盛也,而天时不利。今天时既从,复去人事未备,如仆射之言,是终无征伐之期也。寇戎咫尺,异日将为社稷之忧,朕何敢自安!若秋行不捷,诸君当尽付司寇,不可不尽怀也。”
魏主以有罪徙边者多逋亡,乃制一人逋亡,阖门充役。光州刺史博陵崔挺上书谏曰:“天下善人少,恶人多。若一人有罪,延及阖门,则司马牛受桓魋之罚,柳下惠婴盗跖之诛,岂不哀哉!”帝善之,遂除其制。
柏杨白话版:四九六年(南齐·建武三年 北魏·太和二十年)
北魏帝元宏准备大举进攻南齐帝国,在清徽堂召见文武百官,说:“我把首都迁到中原,重大建设都粗略完成。只有南方盗寇(南齐帝国)还没有平定。我怎么能像近代一些君王,坐在深宫中的锦绣罗帐之内,不问世事?我现在决心南征,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发动合适?最近,巫师们卜卦,都说:‘这一次一定胜利。’这是国家大事,君臣们应该尽量说出各人的意见,不要认为我己经下定决心,而吞吞吐吐,模棱两可。等到成了定案之后,又在背后有不同的看法。”李冲回答说:“凡军事行动,都该先讨论人事,再讨论天时。巫师占卜的结果,虽然大吉大利,可是人事上并没有妥善准备。迁都不久,秋季庄稼并不丰收,还不能发动战争。依我的意见,应等到明年(四九七年)秋季。”元宏说:“从前,四九三年,我率军二十万南下(第七次南北大战),人事鼎盛,而天时不利。而今,天时虽然合适,又说人事不够充分。照你的话,是永远没有南征的日期。贼寇近在咫尺,将来势将给帝国带来忧患,我怎么可以自己安逸!如果明年秋季南征,不能传出捷报,你们都要受军法审判,不可不尽心。”
元宏因放逐到边疆的罪犯,很多人逃亡,于是下令:“一人逃亡,全家放逐边疆服役。”光州(州政府设东莱【山东省莱州市】)州长、博陵郡(河北省安平县)人崔挺上书建议说:“普天之下,善良的人少,作恶的人多。如果一人有罪,大祸延及全家,则司马牛势将因桓魋而受罚;柳下惠也将因盗跖而被诛杀(司马牛是孔丘的学生,老哥桓魆,是春秋时代宋国军事指挥官【司马】,孔丘从曹国到宋国,在大树下演习礼仪,桓魋打算谋杀孔丘,拔倒大树,孔丘逃走,弟子们劝他:“应该跑得越快越好。”孔丘说:“上天保佑我,桓魋对我有什么办法!’柳下惠是春秋时代鲁国人,道德水准极高,可是他的老弟盗跖,却是大盗)。岂不可哀。”元宏欣赏这个建议,撤除前令。
读书笔记:中国人有强烈的统一意识。凡分裂时期,总是有一些人不断的为之努力。拓跋宏有这个愿望,但是他的军事才能不足以支撑他的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