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资治通鉴》2045——事必躬亲的皇帝不是好皇帝
原文:建武三年(公元496年)
上躬亲细务,纲目亦密,于是郡县及六署、九府常行职事,莫不启闻,取决诏敕。文武勋旧,皆不归选部,亲近凭势,户相通进,人群之务过繁密。南康王侍郎颍川钟嵘上书言:“古者,明君揆才颁政,量能授职,三公坐而论道,九卿作而成务,天子唯恭己南面而已。”书奏,上不怿,谓太中大夫顾暠曰:“钟嵘何人,欲断朕机务!卿识之不?”对曰:“嵘虽位末名卑,而所言或有可采。且繁碎职事,各有司存;今人主总而亲之,是人主愈劳而人臣愈逸,所谓‘代疱人宰而为大匠斫’也。”上不顾而言他。
柏杨白话版:四九六年(南齐·建武三年 北魏·太和二十年)
萧鸾亲自处理细微的事务,十分细密。于是,郡县政府、国务院六部(六署)、九府(即九卿,上古时代,九卿是权力中柩,自国务院【尚书省】建立,九府降为次要单位。九府:祭祀部【太常】、资政部【光禄勋】、皇城保安司令部、最高法院【廷尉】、农林部【大司农】、宫廷供应部【少府】、交通部【大仆】、工程部【将作大匠】、藩属事务部【大鸿胪】),所有职掌内的事务,从不自作主张,一律奏报皇帝,听候裁决。有功勋或跟皇帝有故旧关系的官员,升降调补,完全不归国务院文官部考选司(选部)管理。于是,亲戚朋友,互相支援。而萧鸾的控制,也更为繁琐精密。南康王府顾问官(南康王侍郎)、颍川郡(侨郡·安徽省含山县南)人钟嵘上疏说:“上古时候,圣明的君王,衡量人的才能,授给官职。三公坐在君王身旁,讨论治理国家的重要决策。九位部长(九卿)负责执行,完成任务。天子只不过面向南方而坐!”呈上去后,萧鸾大不高兴,对中级资政官(太中大夫)顾暠说:“钟嵘是什么人?想阻挠我处理国事!你认识他不?”顾翯回答说:“钟嵘虽然地位低贱,名望卑微,但所作的建议,或许有些地方可以采纳。而且,政府事务,十分繁杂琐碎,各有主管单位。而今,却由最高领袖一人亲自处理,是领袖越劳苦,部属越安逸,这正是所谓‘替厨夫杀鸡,代石匠凿石头。’”萧鸾假装没有听见,转换话题,谈论别的事情。
读书笔记:最高领导人事必躬亲,造成的必然结果是领导人顾此失彼,顾不过来。具体事务会涉及方方面面的因素,再聪明、再勤奋的领导人精力也总是有限的,不可能面面俱到,必然会造成决策的随意性。还有就是会对政府的运行体制造成破坏。另一个负面影响是下属不敢负责任,事事等待指示,造成怠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