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论 年会,怎么就成了“一年一度社死现场”?

年会,怎么就成了“一年一度社死现场”?

年会,怎么就成了“一年一度社死现场”?

临近年尾,许多职场人冲完了KPI,赶完了年终总结,却还是不能放下焦虑,因为等待他们的还有一场“硬仗”——年会。男扮女装、集体尬舞、被迫上台、轮番敬酒……许多网友吐槽自己经历的“奇葩年会”,颇有些“职场杂技大会”的意味。本该开开心心的年会,怎么就成了职场人“一年一度社死现场”?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不知从何时起,吐槽年会而不是年会本身成为不少人一年工作的结尾。“感觉台下人看我就像在看猴”“从小就不喜欢表演节目,但又不敢不上台,怕得罪领导”“每天辛苦上班,下班还得排练节目,相当于又加了个班,还没加班费”……不仅参会的人郁闷,办会的人也委屈:“预算500块,非要办出500万的效果”“大家不愿意参加,还得求爷爷告奶奶让人报节目,整场下来饭也吃不上、水也喝不着”……类似的抱怨折射出年会越来越不受待见的事实。如果参与者都感受不到轻松和愉悦,年会举办的意义在哪里?

 

事实上,一些年会之所以“异化”成了员工的“累赘”,不仅在于内容庸俗无聊,关键是因为背离了“犒劳员工”的初衷,变成了“取悦老板、折腾员工”的作秀。一年一度的仪式和聚会,本该是总结过往、展望未来的契机,也是表达对员工感谢的最佳场合。年会真正的主角是员工,在这里,应该让每个员工都感受到充分的尊重,以此激励大家在来年更加努力工作,争取更好的成绩。反观一些“奇葩年会”,把员工当演员、把老板当观众,只强调“鸡血”却忽视了实惠。把年会搞成汇报演出,就容易让年会变味,让原本放松身心的娱乐活动成为额外且繁重的负担。

那么,如何才能办一个受大家欢迎的年会?这个问题的确不容易回答。今天的年轻人,个性多元,众口难调,既有说话不敢看人的“社恐”,也有热爱自我展示的社交达人,想要找到一种让多数人满意的形式,对组织策划者来说颇具挑战。但比起外在形式,更重要的是把握内核。以员工感受为中心,诚意满满的年会才能让参与者获得感满满。如果大家都想好好放松一下,就没必要拉去爬山;如果个个文艺技能点拉满,那“轰趴”总比真人CS强……真正站在员工的角度去策划,如果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把创意和选择交给全体员工准没错

疫情防控期间,一些公司把年会从线下搬到了线上,丰富的活动设置、激动人心的抽奖环节、随性的节目表演、接地气的互动游戏等同样营造出喜庆的节日氛围,让身处各地的参与者在关怀和温暖中增进了归属感。细微之处见真章,一年一度的年会某种意义上也是企业的一张名片,是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的一次集中呈现,是观察和判断企业未来发展的绝佳窗口。在这个意义上,多一些关心少一些折腾,多一些真诚少一些套路,多一些实在保障少一些“画大饼”,这样的年会才会更加其乐融融、更加吸引人,这样的企业才能拥有更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需要注意的是,近两年有关“奇葩年会”的新闻越来越少地出现在人们视线中,这跟一些行业年会数量的缩减有关,也与越来越多95后、00后进入职场并追求让自己更加舒适的年会氛围、工作氛围密不可分。时代在变,但对不同年龄段的职场人士而言,可能都需要在岁末年终之时借助一些具有仪式感的事情来向过去一年辛勤工作的自己作别,这也部分构成了不少人一直对年会充满期待的原因。而这份期待,值得所有用人单位用心守护。

这正是:

强制团建似加班,谁还稀罕一顿饭。

多给实惠少套路,关怀才有幸福感。

 

(文|韩维正)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不代表津东方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明示、暗示和承诺,本文仅供读者参考!津东方尊重原作者的辛勤劳动并致力于保护原著版权以及相关的知识产权,所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添加客服微信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处理。如需转载本文,请在显著位置注明出处(津东方网站,以及文章链接): https://www.luozaitianjin.com/read/ca/64737.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52200530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830227852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