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论 天宫课堂,“宇宙级”的知识浪漫带来了什么?

天宫课堂,“宇宙级”的知识浪漫带来了什么?

天宫课堂,“宇宙级”的知识浪漫带来了什么?

“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当“太空教师”王亚平再度说出这句话,一堂别开生面的太空授课画上了圆满句号。北京时间2021年12月9日,在距地球400公里的中国空间站上,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这是时隔8年中国航天员再次进行太空授课,也是中国空间站首次担当“最高讲台”。

科学研究特别是基础研究的出发点往往是科学家探究自然奥秘的好奇心。“天宫课堂”恰恰是最能激发人们好奇心的场景之一。首先,把教学场地搬到空间站,能看到平时难以体会的独特画面,比如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液体表面张力等神奇现象。“我真的不知道在太空,气泡是可以留在水球里面的。”一位观看现场直播的学生啧啧称奇。其次,空间站本身就是引入入胜的人造宇宙景观。作为最前沿的科技产品,它代表了中国人用脚步丈量宇宙所抵达的最远边界。空间站里独特的工作生活场景和物理学现象提醒人们,其后还有一个更大的未知世界。这就是前沿地带的迷人之处,它会激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探索欲。当科学的种子撒向充满好奇的心灵,总有一些梦想能长成参天大树。

一堂约60分钟的太空科普课,背后的科技支撑十分复杂,集中体现了我国多方面的科技进步和创新。400公里高处,宽敞明亮的“天宫课堂”、流畅的天地双向互动……相比神舟十号航天员在天宫一号进行首次太空授课,空间站的课堂展示空间更大,通信保障技术更加成熟,可以进行更充分的天地互动。从抵抗失重环境下肌肉萎缩的小小“企鹅服”,到航天员喝上再生水,一个个小细节见证着我国航天科技的日新月异。更不必说,高难度高风险的太空出舱已成为中国航天员“必备技能”,他们像搭积木一般搭建起美感十足的T字型中国空间站。放眼全球,像中国这样的太空授课,只有少数几个国家可以做到。如此难得的机会,就这样来到普通人身边,这不仅会凝聚成美好的记忆,也无形中增加了中国人心底的自信。

 

“天宫课堂”不仅是知识的课堂,也是沟通的桥梁。科学技术发展需要广泛的公众理解和积极的社会参与。航天事业的长远发展,也不例外。有专家指出,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等太空探索投入高、门槛高、回报周期长,尤其需要人们的理解和支持,因此建立公众和航天事业之间的桥梁显得格外重要。抓住最佳时机开展公众科普教育,让普通人对中国航天事业产生最直观的认知和参与感,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太空资源极其珍贵,航天员们在繁忙的飞行任务期间抽出时间进行太空授课,正是为了帮助公众了解太空科学的特点,用我国航天事业的最近进展激励奋斗豪情、鼓励梦想远航。最近,在“全球拍天宫”活动中,许多人用手机成功拍摄到了空间站过境视频,为这颗夜空中最亮的“中国星”划过天空而兴奋、骄傲。

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大众的科学热情总在相互促进。当前,我国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直面世界科技前沿,具有长远影响的重大科技项目、科技成果也不断增多,也需要更多类似“天宫课堂”这样的科普形式,带动更好的公众参与。以更直观、更生动的方式让公众和前沿科技“相遇”,会进一步激发人们对科学的兴趣,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使蕴藏在亿万人民中间的创新智慧充分释放,使创新发展的科普之翼定能与科技创新之翼并展共振,助力创新型国家建设。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不代表津东方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明示、暗示和承诺,本文仅供读者参考!津东方尊重原作者的辛勤劳动并致力于保护原著版权以及相关的知识产权,所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添加客服微信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处理。如需转载本文,请在显著位置注明出处(津东方网站,以及文章链接): https://www.luozaitianjin.com/read/ca/58682.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52200530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830227852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