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脘部心下“饮,痞坚”之枳术汤、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
下面,津东方(微信公众号:津东方;网址:www.luozaitianjin.com)就给您带来详细的信息,有需要的朋友快来了解一下吧。
胃脘部相关汇总 |
1 胃脘部相关条文、方剂、医案之开篇 |
2 心下“濡”之大黄黄连泻心汤 火热之气痞塞,无有形积滞壅塞。 |
3 心下“濡”之栀子豉汤 去热,解烦,开郁 |
4 心下“满”之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水郁发热,内部气机不畅,导致热不解,水去热自解,“小便不利”为辨证点,“小便利则愈” |
5 心下“满”之小柴胡汤 “心下满,口不欲食”,“口不欲食”相当于“默默不欲饮食” |
6 心下“满”之大陷胸汤 水热互结,从心下至少腹,满、硬、痛。 |
7 心下“满”之半夏泻心汤 呕而心下痞硬,腹鸣,必有这些症候,或者下利。胃中有停饮,里头有振水声,肚子里呱啦呱啦叫,腹中雷鸣,大便溏泻,胃肠功能紊乱。 |
8 心下“满”之瓜蒂散 欲吐而不能吐,顺势而为才能用吐法,不能久用。 |
9 心下“满”之大柴胡汤 柴胡证开始从上面往下,胸胁满,心下急,郁郁微烦,“按之心下满痛” |
10 心下“满”之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心下逆满,气上冲胸”,桂枝、甘草降冲气,茯苓、白术利水。 |
11 心下“有水气”之小青龙汤 心下有水气,导致表不解,去水解表同时进行。如无表证,参看苓甘五味剂群。 |
12 心下有“支饮”之泽泻汤 “苦冒眩”是关键,否则效果不佳。 |
13 心下“支饮”之小半夏汤等 半夏、姜,祛饮,有多种组合:小半夏汤,生姜半夏汤,小半夏加茯苓汤,半夏干姜散,干姜人参半夏丸,大半夏汤。 |
14 心胸“停痰宿水”之茯苓饮 心胸间有停痰宿水,健胃,行气,去饮 |
15 胃脘部“呕,渴”之猪苓散、茯苓泽泻汤 解渴的同时,去水、去饮 |
1 相关条文
金匮:14 水气病
30 师曰:寸口脉迟而涩,迟则为寒,涩为血不足。
趺阳脉微而迟,微则为气,迟则为寒。寒气不足,则手足逆冷;
手足逆冷,则荣卫不利;荣卫不利,则腹满胁鸣相逐,气转膀胱,荣卫俱劳;
阳气不通,即身冷,阴气不通,即骨疼;
阳前通,则恶寒,阴前通,则痹不仁;
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其气乃散;
实则矢气,虚则遗尿,名曰气分。
31 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桂枝去桂加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
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方:
桂枝三两,生姜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麻黄,细辛各二两,附子一枚(炮)
七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分温三服,当汗出,如虫行皮中,即愈。
32 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枳术汤主之。
枳术汤方:
枳实七枚,白术二两
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腹中软,即当散也。
胡希恕讲金匮:
第30条和第31条应该连起来,去掉“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改为“实则矢气,虚则遗尿,名曰气分。桂枝去桂加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
“寸口脉迟而涩,迟则为寒,涩为血不足”,有寒而血不足。
“趺阳脉微而迟”,胃气虚,寒,胃气不足,血不足。
“荣卫不利,腹满胁鸣相逐”,荣卫不利于外,手足逆冷,寒与水相博于里,腹满胁鸣相逐而气转膀胱。
“气转膀胱”,就是它不下输膀胱,气在小腹与上腹这个地方时上时下,主要是因为“荣卫俱劳”,荣卫虚竭,虚劳的劳。
“阳气不通,即身冷”,阳气指胃气,胃气不行则身冷;
“阴气不通,即骨疼”,血凝滞不通。
“阴阳相得,其气乃行”,麻黄细辛附子汤通阳,桂枝去芍药汤通阴,合起来用。
第32条,“心下坚大如盘”,就是胃停水,枳实行气,同时也能攻坚破结,白术温胃去饮。
唐容川金匮要略补正:
…此合上二节(笔者补:第30条和第31条),当为一章,皆论气分也。缘上历言血分,能成水病、此因补论气分,尤为水之所由成也。上文名曰气分一节,文词奥衍,未能悉解。然大气一转,其气乃散,此两句是一节之主,其意盖谓宗气,乃太阳膀胱所化之气,上达至胸,借脾肺之转枢而气乃散达。次节承明曰设气分,结不达而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则为大气不转之症,主用桂甘姜枣麻辛附子汤(补:即为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以转其大气,大气一转,则水病不作矣。本节又承申之曰,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本是气不散,然气积则为水气积,不散水饮所由起也。作字即起字之义,兼治水饮用枳术汤。此共三节推到水饮所作,以见水病多起于气分,较上文起于血分者尤多。此仲景缴补正意,遥对血分,错综文字,贵人会心。…
补:
“…心下坚、大如盘…”,在人体之前,可对比参看: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304 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
附子汤方:附子、茯苓、人参、白术、芍药
金匮:12 痰饮咳嗽
8 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手大。
一前一后,可对比参看。
另外,吐槽一句,经常看到一些文章说用“枳实、白术”减肥,简直成了流量密码,还是不要乱用为好。
2 药物简单说明(来自五版《中药学》):
2.1 桂枝:
性味归经: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
功效:发汗解表,温经通阳。
郝万山:桂枝的药效主要在皮上,仲景写“去皮”指粗枝条的栓皮,桂枝去皮后叫桂枝木,没什么作用。
2.2 生姜
性味归经:辛,微温。归肺、脾经。
功效: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2.3 甘草:
性味归经:甘,平。归心、肺、脾、胃经。
功效:补脾益气,润肺止咳,缓急止痛,缓和药性。清火解毒宜生用,补中缓急宜炙用。
补:最甜不过甘草,号称“国老”,调和诸药。
2.4 大枣(红枣):
性味归经:甘、温。归脾、胃经。
功效: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
2.5 麻黄
性味归经: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功效:发汗,平喘,利水。
本品发汗力较强,表虚自汗及阴虚盗汗,喘咳由于肾不纳气者均应忌用。
2.5 细辛: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肾经。
功效:祛风,散寒止痛,温肺化饮,宣通鼻窍。
关于细辛不过钱,可参看郝万山讲伤寒论,不再引用。
2.6 附子:
性味归经:辛、热;有毒。归心、肾、脾经。
功效: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2.7 枳实(酸橙、香橼、枸橘等的未成熟果实,生用或麸炒):
性味归经:苦、辛、微寒。归脾、胃、大肠经。
功效:破气消积,化痰除痞。
2.8 白术(别名:于术):
性味归经:苦,甘,温。归脾、胃经。
功效: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有观点认为:古时,白术、苍术不区分,白术偏补,苍术偏行)
3 医案
3.1 臌胀
刘渡舟医案:丁某某,男,43 岁。胁痛三年,腹臌胀三个月,经检查诊为“肝硬化腹水”,屡用利水诸法不效。
证见:腹大如鼓,短气撑急,肠鸣漉漉,肢冷便,小便短少。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诊为阳虚气滞,血瘀水停。
疏方:桂枝 10克,生麻黄6 克,生姜 10 克,甘草6克,大枣6枚,细辛6克,熟附子10 克,丹参 30 克,白术 10 克,三棱6克
服药 30 剂,腹水消退,诸症随之而减,后以疏肝健脾之法,做丸善后。
[《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1996:75]
按语:
清代陈修园先生潜心临证,对桂枝去芍加麻辛附子汤证颇有心悟,云此证“略露出其臌胀机倪,令人寻译其旨于言外”。根据刘老治腹水之经验,凡是大便塘薄下利,脉弦或脉沉,腹满以“心下”为界的,则用本方治疗,每用必验。
[陈明 主编 <金匮名医验案精选>]
3.2 心下坚满
李鲤医案:患者冯某某,女,50 岁。1973 年4月10日初诊。心下坚满如大盘已 4年。
视其局部皮色不变,而略高于四周腹壁,触之聂聂而动,面无病色,月经尚正常,脉沉滑。脉沉主里,滑为水气内停。据脉证拟用《金匮》枳术汤,行气散结,健脾消水。
处方:炒积实 12 克,白术 12 克。4剂。4月14日复诊:已觉心下舒软,与四周腹壁平。继服上方4剂,病瘥。
[《河南中医》1982、(1):43]
按语:
脾胃居中焦,为后天之本,其用以升降调和为顺,欲使降者必有升,欲使升者必有降,升降相因方为正常。若水气痞结胃脘,则心下坚满不舒。枳实不但可以使胃气下行,且降中有升,白术可健胃祛湿。药味虽少而效佳。
[陈明 主编 <金匮名医验案精选>]
来源:为仲景继绝学
福利,扫码关注津东方微信公众号,即可加入津东方微信群,有:天津家长交流群,异地高考规划群,落户群,海河英才群,积分落户群,购房群,转学群,小学教育群,初中教育群,高中教育群。另外,还有津东方本地生活群,互助群,相亲群,招聘群,租房群,二手交易群,欢迎热心肠的来加入。如果加群过程中有疑问,可以添加津东方微信公众号客服。注:所有津东方微信群,均为公益群,发广告者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