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诈骗”都有哪些套路?如何帮老年人捂好钱袋子?
这可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些数据在令人震惊的同时,说明“养老院”、“老年人服务”已经成为了诈骗犯罪的高发区域,如此说来,中国近两亿的老人晚年如何安度,怎么能让人放得下心来呢?不知您想过没有,为什么连几毛菜钱都要跟摊贩们砍价的老年朋友,怎么就连自己的“棺材本”都被骗子们骗光呢?要让我说呀,可能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首先是老人的节俭习惯,特别是爱贪小便宜的弱点极易被骗子利用。比如,注册就送鸡蛋,购卡消费返利返物,天天领钱免费旅游等等,骗子们最初的这些小恩小惠,潜移默化,往往会让老人们逐渐放下戒心。殊不知,这其实都是骗子们“放长线钓大鱼”的套路。所谓高额的“分红利息”、极具诱惑的“会员折扣”,当老人尝过最初的甜头,一步步加大投入,等您发现自己已经落入陷阱的时候,一切为时晚。
我们国家已经步入了老年社会,养老已经具有普遍社会需求,老人们都希望获得或是提前给自己预订出的养老床位、拥有良好环境、高档设施、优质的管理,以便在未来养老时享受优惠、不给子女添麻烦,而骗子们也抓住了老年人的这种心理,允许买断、预订床位,暂时不住还可选择返还利息,您看看这多好、诱惑性有多大呀。还有绝的呢,他们带领老人们参观虚假的养老环境,活动室、图书馆、医疗设施,以及救助方案等,骗子们往往是专业化团队作案,在环环相扣、无孔不入的诈骗布局当中,老人们绝对是防不胜防。
还有一种情况也不能不说,那就是,眼下我们公办养老机构的确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而民办养老机构,在利润普遍不高、投资回收期较长等现实因素的影响下,经营上频频遭遇盈利难、融资难等问题,这就导致了养老行业深陷“好骗难赚”的困局。不仅如此,民办养老机构的事中事后监管存在“盲点”,养老领域非法集资、诈骗等涉众型犯罪,事后惩处往往侦办、审查时间长,同时,集资主体的债权债务关系复杂,资产处置困难,这一切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老人们一但被骗,想要追回资金难上加难!
常言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要说的是,多关怀一下身边的老年人,别让他们只能从骗子那里获得所谓的温暖与陪伴,做儿女的多花一点精力,帮着咱们父母一定认识清楚了,什么“高回报”、“高利润”这些通通都是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