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评 重新思考双减,素质教育,以及打掉教培

重新思考双减,素质教育,以及打掉教培

重新思考双减,素质教育,以及打掉教培

下面,津东方(微信公众号:津东方;网址:www.luozaitianjin.com)就给您带来详细的信息,有需要的朋友快来了解一下吧。

我以前跟大家说过我们老家那边的一个常见操作:学习好的,一般去了北上等大城市,等到三十来岁搞不定户口,孩子要上学,就转向二线。比如上海的一般往成都和杭州跑,深圳的去惠州,北京的就往天津跑。而那些在老家有背景有关系的人,倾向于回到老家考公务员或者其他编制什么的。

不仅我们老家有这个特点,整个北方都呈现出这个态势。一般“撤退城市”不止天津,还包括济南、青岛、西安等等,但是都不如天津。天津的优势很明显,现在的高考模式,大家都知道北京占便宜,但是可能不知道天津也非常占便宜。

大家知道,每个省自己的大学都会优先照顾自己的考生。倒也无可厚非,本地大学是本地人花钱了,所以优先照顾本地人。这也是为啥河南山西考生非常难,因为这俩地方没啥大学,就得靠别的省赏饭吃。河南最难,不仅需要靠别人赏饭,考生还多得离谱。

天津考生少,今年只有7万人,而河南却有130万。可是天津大学却不少,竟然有两个985,两个211,还有26个本科。搞笑的是,其中有一个211叫河北工业,竟然在天津而不是河北。对应河南,那么多考生,却没有985,只有一个重点大学,你们想想河南有多难。

整体而言,天津这座在互联网上几乎没啥存在感的北方城市,在教育领域却地位非常强。

反过来讲,青岛济南就没法跟天津比,因为河南、山东、江苏的高考,几乎是孩子们一生的噩梦,有高考移民去西藏的,你们听说谁高考移民去河南山东了吗?那得多想不开?

此外天津还有个优势,很多高薪岗位只在北京和上海有,离了这些城市,收入直接来个“膝盖斩”,所以不能随便离开。

很多人的策略就是,把家安到天津去,老婆孩子去天津读书,自己在北京上班,在两城之间来回跑。这种人实在是太多,津京高铁竟然有个专门的“通勤票”,也就是有人坐高铁在两城之间通勤。

可能有小伙伴觉得,那些一定是混得很差的,在北京混不下去才会去天津。其实不是,我见过太多一年一两百万的,照样灰溜溜去天津。因为北京户口真的是,就跟高考最后一道数学大题似的,搞不定就是搞不定。

每年发出来那些户口指标,主要是针对国企和科研单位的,并不是有钱就行。除非巨富,否则能搞定户口的往往没啥钱,有钱的却没户口。北京一堆巨贵的国际学校,里边塞满了没有户口的有钱人孩子。这个意义上说,你会觉得这个政策还挺公平。

说了这么多,可能有小伙伴要说了,知道了,九哥,你最近改行去天津做房产中介了,那么你推荐哪个楼盘呢?

没做中介,不推荐。那我为啥突然聊这个呢?周末我去了趟天津看我大学同学,他毕业后回天津海关做公务员,结婚早生孩子早,他孩子今年中考,考上了一个很好的中学,心情很好,吃饭的时候仔细聊了下。听他说完,我更加理解为啥大家不生孩子了,以及国家为啥要强推“双减”和“素质教育”,以及为啥“一锅端”干掉教培,于是继续跟大家聊聊。

首先要说,全国大同小异,只是天津只是一个缩影。

家长们普遍认为,孩子想考大学,最关键的是高中,高中好,才能考上好大学,所以就得上好高中,这个大家都懂。北京和天津的高考本科率高达80%以上,基本意味着考上高中就考上大学了。而山东河南都是40%左右。

可是高中是中考考上去的,那就得先找个好初中,占据先机。

天津的初中以前也是需要考试的,于是就卷呗,往死里卷,你们能想象吗?小学就开始卷,周末甚至都没时间玩,无论是家长和孩子,只要有时间,那就使劲学。但这不是关键,关键是那几所最卷的学校学区房房价上了天。普通人想卷,你都没条件。

甚至从三岁就开始卷,为了小学能领先一步,大人给三岁小孩把日程安排得满满的。这不是精神病是啥?谁都知道这样折腾孩子,对孩子的伤害可能大于好处。

所以这些年看着大学学历越来越贬值,我甚至觉得不是坏事,正好让家长们都思考一个问题:你们那样往死里折腾自己和小孩,最后换这么一个越来越不值钱的学历,有意义吗?

这个意义上说,学历贬值反而让教育越来越贴近本意,教育就是教育本身,提升人的素质,具备思考能力,并不是什么敲门砖。以前之所以能做敲门砖改变阶级什么的,是因为它稀缺,今后只有名校稀缺,名校生不是逼出来的。

并且我在几年前就有个观点,现在鸡娃的这群人,是正好赶上了中国超大规模城市化和互联网红利的一拨人,叠加那时候大学生还稀缺,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命运,所以有了路径依赖,准备在娃身上重新赢一次。

但随着985毕业的大部分大学生都找不到啥正经工作,后续会严重影响今后大家对鸡娃的态度。不是说不努力了,而是慢慢会从使劲逼着孩子学习,转向让他做个开朗健康的人。或者说接下来会有一波“文艺复兴”,恢复到我小时候的状态,家长们也在乎教育,但是没到发疯的状态。

回到卷孩子这个话题,这种卷有强烈的号召作用,一些人忍不住跟着闹腾,与此同时吓得一群人觉得没法比,干脆不生了。

前年有篇微博博文,有个女孩了解了买巨贵的学区房、全家住进猪窝一样的小房子,一起节衣缩食供孩子上学这可怕的一幕后,说她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孩子就算考上大学,将来也不一定能找得到工作,考不上大学,只能去打螺丝。

可是她和她老公实在是太普通,买不起学区房,工作也榨干了精力,实在是卷不动,而且也心疼孩子,觉得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就是天然做牛马,从小做牛马做到老。评论区一堆人在那里感慨,幸亏不生了,不然真是牛马了,这谁能卷的动?

说到这里,就理解了为啥国家顶着巨大的压力,取消了小升初的考试,率先在一线大城市搞素质教育,学校不排名,考试也非常简单。然后小升初开始摇号,摇到哪算哪。

众所周知,“素质教育”这事在中国是一种“反政治正确”,给人感觉就是,一旦学校教育不以学习为准,好像那社会就成了有钱人的天下。但现实是,天津那边开始素质教育,不考试靠摇号后,很多比较便宜的小区孩子,也能和巨贵的小区孩子摇到一个学校去,而且概率均等,这在以前是很难的。

当然了,但凡选择,都有代价,很多学习本来很好的孩子,可能因为运气不好,就上不了好中学了。这多少有点让人觉得可惜,不过社会呼唤公平,想公平,就没法回避公平的代价。

这种公平最大的优点还不是公平本身,事实上这些年小学的家长压力确实下来了,因为不排名之后,没必要了。

也有家长说以前孩子二年级就会得东西,如今三年级都不会。可是他们可能没意识到,小学那点东西真没啥用,基础打好就行了,再使劲就属于用力过猛了。

很早就有教育专家批评国内小学教育是严重过剩的,也就是压制了孩子天性,换取了一堆没啥用的知识。

现在这种摇号模式,某种意义上讲是把K12教育的12年痛苦时间变成了初高中的六年。

很多人不愿意看到的一个现象正在全国铺开,一些家长说是“躺平”,或者说是“放羊”,也有说是“快乐教育”,都是一码事,学校教的少了,不排名,全国的小学慢慢都越来越轻松。

一开始可能大家不适应,过几年就理所当然了,觉得小学就该这样,之前那种小学打鸡血才是精神病。就算轻松点也没事,不会像很多人想的那样耽误了,我大学很多学霸同学,不少都是高中才开始认真学的,一点都不晚。高中老师里也有个说法,说小学初中这种前期积累的所有优势,在高一全部得清零。能有个好习惯就行了,学习别太差,都没事。

到这里,就得再聊下为啥国家砸了校外教培。

首先大家一起补这事没意义,内卷的极致,就是孩子们的学习量加倍,家长们开支翻倍,家庭生活质量普遍下跌一大截,吓得年轻人出生率掉了一大截,但是产出却没变化。因为高考是个选拔性考试,并不会因为大家一起更努力,结果会有丝毫改变。

也就是说,这玩意是个少有的“负向产业”,唯一能跟这玩意比的,就是烟草行业,就冲这一点,砸了就不冤。多说一句烟草,很多人说,烟草怎么没好处了,烟民抽烟说不定英年早逝,不是能省养老金吗?真不是,严肃的研究已经证实,哪有那么好的事,抽烟往往会导致一堆慢性病,想快点死?想得美。

而且总有人拿寒门阶级跃迁说事,说得就好像不让补课了寒门就没救了似的。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以前教培没被禁的时候,补课也分了三六九等,你寒门为啥认为能跟有钱的补一个级别的课呢?劣质补课补那玩意干啥?为了仪式感?

不过这不是关键,关键是国家层面斩断了金融资本和教育之间的纽带。

补课这事不是最近几年出现的新东西,我小的时候就有。那为啥这些年突然国家出手了呢?因为他们教育机构玩得不成样了。

他们具体操作流程是这样的,资本家从社会上融资,而社会上融的钱,也是老百姓存到银行的。用这些钱扩张校外教培,用高工资把公立的优秀老师吸收出来,再把广告铺天盖地打到社会每一个角落,争取每家都把孩子送去教培机构,接受加价教育。

你说富人支持这种操作也就得了,普通家庭也支持,这又是啥病?

问题是大家都去了补课,这种补课又有什么意义?

很多人喜欢拿穷人说事,说没了教培穷人怎么办?不补了呗,我们那会儿绝大部分人不补课,家庭好的那些利用假期使劲给孩子补,假期开学之后大家都充满活力,那些上了一个假期课的孩子一个个跟干了一假期苦力似的,接下来的学习也没啥劲。

最后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正常上课没精神,一到周末就补课,有点像有些人,别人晚上睡觉他学习,别人白天上课他睡觉,多少有点病。

我们知道,人是有能量条的,而且能量条是需要恢复的。耗没了不恢复,注意力和精力都不行,啥都干不成。而且意志力和注意力都跟肌肉似的,并不能一直持续输出,到了一定程度就得歇着,不然不但没效果,还会受损。

很多家长迷信补课越多越好,结果孩子在学校都学不好。到最后,家长以为孩子在学习,孩子给家长表演学习,演变成了一种很费钱的行为艺术。

关于国家禁了教培后富人继续补课的事,咱们说句政治不正确的话,富人和其他人之间是没法平等的,各种钻空子,比如跳个健美操都能上清华,或者上国际学校,从小研究怎么上国际名校。

国家打击教培,主要目的在于避免普通人之间的割裂。跟避免跟风式地补课狂潮,金钱、精力、时间大规模砸进去,最后却没啥明确产出。

对于读书这事,我个人的感觉是孩子自己占了70%,家长们的努力,撑死30%。我目睹过太多人根本不是那块料,被父母逼得快要跳楼了,父母才反应过来可能确实不太行。

现在的大环境,那些天赋型选手是很难被埋没的,反正我老家那种极度非主流的地方,学习特别好的,各个高中争着要,而且高中开始就有奖学金。

尾声:

国家接下来肯定是不遗余力地推动“双减”和“素质教育”,这让很多人不爽,不过确实等到大家都不知道自己孩子在学校的排名后,想焦虑都焦虑不起来。如果初中摇号,大家也就没必要使劲折腾了,本来从小学卷,今后就从初中开始卷了。

教培被打掉之后,并不是说这个行业没了,恰好相反,又回到之前乱七八糟的状态去了,尤其“一对一”,永远都消除不了。

不过也没必要消除,绝大部分人慢慢就补不起了,补不起也没事,反正大部分人都不补,能有啥事?绝大部分人还不吃燕窝呢,也没影响啥。

而且咱们都读过书,知道一个常识:焦虑性补课还不如不补。大家都补不起,慢慢不补了之后,还省钱了。少数那些焦虑性补课的,说不定效果还不如不去的。

至于趋势,很明显了,学历正在不断低飞速贬值,除了少数名校和关键专业,剩下的学校竞争优势会越来越小,慢慢大家也就不那么疯了,就好像大家不发疯去考驾照一样。其实驾照现在跟很多不咋行的大学学历重要性差不多了,毕竟那些专业可能根本给你搞不定工作,驾照却能。很多人三十来岁“毕业”后全指着驾照了。

而且我们知道,考名校这事真不是补课补出来的,需要很高的悟性和自制力,有了这两点,补不补课都差不多,在学校跟着老师的节奏就足够了,这一点穷人富人都差不多,花再多的钱,也改善不了这两点。

至于很多人关心的“阶级跃迁”,那玩意是50%的硬资质叠加50%的运气,或者运气爆棚也不是不行。社会进入平稳期之后,如果又虚又智商正常,这逆袭个啥?如果是天才,这个社会是很难被埋没的。艰苦的是那种中间态的,今后确实越来越难。

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家境一般,可以换个思路,让孩子多锻炼,多睡觉,补充足够的蛋白质,毕竟真正的竞争是从初中开始的。格局再大点,真正的竞争是在三四十岁,有个好身体才能一直耗下去。如果格局拉到爆,会发现活得久才是终极赢家。

全文完,既然看到这里了,如果觉得不错,随手点个赞和“在看”吧。
如果转载本文,文末务必注明:“转自微信公众号:九边”。

福利,扫码关注津东方微信公众号,即可加入津东方微信群,有:天津家长交流群,异地高考规划群,落户群,海河英才群,积分落户群,购房群,转学群,小学教育群,初中教育群,高中教育群。天津落户天津上学,原创经验汇总和交流。另外,还有津东方本地生活群,互助群,相亲群,招聘群,租房群,二手交易群,欢迎热心肠的来加入。如果加群过程中有疑问,可以添加津东方微信公众号客服。注:所有津东方微信群,均为公益群,发广告者勿进。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不代表津东方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明示、暗示和承诺,本文仅供读者参考!津东方尊重原作者的辛勤劳动并致力于保护原著版权以及相关的知识产权,所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添加客服微信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处理。如需转载本文,请在显著位置注明出处(津东方网站,以及文章链接): https://www.luozaitianjin.com/edu/zix/99235.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52200530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830227852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