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首都高校为冬奥大学生志愿者“助攻”
清华大学及时给志愿者们提供了专属“加油包”。从观赛指南到冰雪运动科普,从积极心理学到科技艺术交汇,冬奥志愿者参与在线学习课程,为自己充电加油。北京林业大学为每位志愿者配备“一对一”的联系教师,全程开展贴心关怀。北京联合大学为学生配备驻地管家,对学生需求“秒回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组织志愿者完成23门通用培训必修课程,开展包括思想教育、应急救护、心理健康、体能训练等内容的20余场培训,确保志愿者专心专业投入冬奥志愿服务。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充分考虑学生们上岗时间久、天气严寒、工作单调等实际困难,为每人配发了一个超大份额的爱心大礼包。“羽绒马甲、暖贴、护膝、保温杯、暖手宝……当接过礼包时,我们收到的是一份沉甸甸的爱和期待。”志愿者宋艳军说。
中国政法大学依托志愿者之家为志愿者设置了党团建设室(一起奋斗吧)、主会议室(一起拼搏吧)、心理咨询室(一起开心吧)、赛事转播厅(一起加油吧)、多功能活动室(一起HAPPY吧)、自助餐厅(一起干饭吧)等功能场所,满足赛会服务期间志愿者的生活需求和精神需求。
北京理工大学学生则绘制完成了长达20米的墙绘作品《逐梦冰雪,相约冬奥》,以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会徽以及赛事志愿者联合标志展开,以描绘各类比赛项目为主,通过柔和的曲线呈现首钢滑雪大跳台的优美和飞跃的形象,让志愿者之家更具特色。
2022年北京冬奥恰逢新春佳节,北京外国语大学为冬奥志愿者师生的家人们送上了温暖的慰问信和印有101种语言“你好”的围巾,感谢家人们对学校工作和冬奥志愿服务的支持。中国传媒大学也为全体参加冬奥服务保障工作的师生准备了春联和福字,陪志愿者度过一个与众不同、终身难忘的“冬奥年”。
中央民族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印刷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首都体育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等高校均把服务冬奥看作是学生们培根铸魂的一次生动实践,纷纷开展行前教育,将“思政课”落实落细。书记、校长“第一课”虽然内容不同,但传递出同一个声音:志愿者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中国,在服务冬奥的赛场上,要高标准完成任务,交出新一代大学生的满分答卷。
在面临疫情防控、春节不能回家团聚等挑战面前,北京农学院校领导嘱咐志愿者:“这是一次重大的考验,希望你们以更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投身到火热的冬奥志愿服务中去,成长为可信、可亲、可爱的时代新人。”
中国戏曲学院拍摄《燃烧的雪花——国戏青春版》将现代歌曲与国戏的戏曲特色相融合,凝聚国戏青春力量,彰显青年担当。
各高校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让党旗高高飘扬在志愿服务一线。中国农业大学“飞扬”志愿者临时党支部在出征前召开全体党员大会,号召志愿者们从和冬奥相关的党史中汲取强大精神力量,全力以赴、决战决胜冬奥会。
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高校纷纷成立了冬奥会志愿者临时党、团支部,鼓励党员、团员发挥先锋模范和引领辐射作用,加强理论学习和业务锻炼,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党团活动,以实际行动兑现“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庄严承诺。
据悉,为引导广大师生在服务保障冬奥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强化服务党和国家大事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团市委制定多项举措,引导高校将立德树人与高质量服务保障工作有机统一,精心组织服务保障,上好冬奥“大思政课”,切实提升志愿者的荣耀感、责任感和使命感。1月23日,志愿者入驻驻地当天,首都高校志愿者共上一堂“冰雪上的思政课”,冬奥冠军王春露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主题,普及冰雪运动常识,讲述为国争光的拼搏故事。同时,依托北京高教学会心理素质教育研究分会,开通了面向北京高校志愿者的心理咨询专线,发布了心理关照指引。
来源:现代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