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封杀学科培训!
以下文章来源于联盟台 ,作者盟盟
吕玉刚强调,我们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切实抓住这次教育改革的重大机遇,围绕“巩固成果防反弹、消除盲点找问题、提高质量抓突破”,推动学校“双减”落实工作继续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高里走,全面推进学校落实“双减”工作的水平,并把“双减”工作成效纳入学校办学质量评价体系。
一句话总结下:强化校内主阵地,全面封杀校外学科培训!
经过半年多的观察,笔者不得不说,这次培训机构治理就是一个闭环,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堪称完美啊。
1)无证培训机构关一批:无证一律取缔,停止审批新的学科培训机构,控制增量,只减不増;
2)节假日、寒暑假限一批:周末暑假禁止学科培训,这可是培训机构最主要的营业时间啊,这些时间都不能做,能用来做的时间就很少了。于是,培训机构倒掉一大批。同时,也有一些培训机构想出了转周中、转地下的应对法子;
3)提高设置标准倒一批:一系列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提高设置标准,比如每天上课结束时间在晚8点半之前、收费期限不超过三个月、资金纳入监管账户、禁止发布培训广告、消防必须达标等等。于是,勉强活着的培训机构又倒掉一大批。同时,仍有一些有规模、有实力、不敢放弃的培训机构,对照标准完善提升,天真地认为只要达标就能继续开着;
4)“营转非”限一批:左手裁员,右手转型。近一个月来,教培头部公司宣布的转型方向令人目不暇接,素质教育、托管市场、职业教育等成为企业选择的新方向。K12这个说法要进入历史了!
5)“学转非”限一批:学科培训一律转非学科培训。到这一步,目前仅剩不多的苟延残喘的培训机构,总算明白了,原来这就是不让干了啊!为什么不早说呀,干嘛不明说啊,害我搞消防达标、办理各种证件花了那么多钱,害我又养团队那么久,害我耽误了转型或转行的时间……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不直接取缔?
如果直接取缔,可能会连带损害到一大批人的利益,比如:对经济会造成硬伤,校外教育培训已然是一个庞大的产业,包括已经出现了多家上市公司,背后是股民利益、税收收入;对就业会带来震荡,教培行业从业人员数量不少,猛一下这么多人失业,影响到很多家庭;教育培训机构“因不可抗拒因素”关门,对于已经交费尚未消费的家长而言,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影响社会稳定……
不直接取缔,不代表认可培训机构的价值和存在。不直接取缔,可以间接取缔。眼下不取缔,不代表将来不取缔。
现在,按照教育部部署,各个地方正在上报、公布培训机构压减率,有的地方已率先宣布压减率为100%,这对压减率较低的地方肯定是有压力的。有压力就有动力,接下来会继续努力。看明白了吧,培训机构治理的目标只有一个:清零!
那么问题来了,不做学科培训,还有未来么?
—— 有!
长期以来,因为K12 学科培训学生基数大、学习周期长、刚需付费意愿强,导致大家误以为 K12 学科培训就是整个教育培训。就像《秋水》里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径流之大,两岸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于己”。>
拆掉思维里的墙,你会发现学科培训之外更大的世界;比如:托育、K12-素质教育、职业教育、家庭教育等细分赛道,都隐藏着大机遇。<“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见大海无边无垠,水天一色,海天相接,乃望洋兴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则见笑于大方之家……”>
1)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其实是双减政策的其中一个目的,大家知道,“美育中考”已经在多地开始正式实行。美育的意思就是全面发展孩子的综合素养,不仅仅是文化知识,在孩子的美术、体育、音乐方面,都要整体提升,其中还会包括孩子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等。
√优势:国家政策的支持、需求量
√优势:合作优势、家长接受度高
3)成人教育/职业教育
补课战场中的对象,除了中小学生,还有一个很大的刚需市场,那就是成人教育,也叫职业教育。成人在职场上主要有两个需求:一是考试和考证:现在很多年轻人对事业编、公务员等体制内的工作十分向往,希望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二是职业方向的选择:很多人出来工作后都跟自己在大学所学的专业不对口,在职场上感到迷茫,经常不知道自己在未来要从事什么,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强项在哪里,更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岗位,更加没有对自己的规划。
上述两种的客单价都不低,市场需求量极大。
√优势:需求量大、客单价高、规范企业少;
4)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众多教培机构转型的一个好去处。
家庭教育的好坏间接影响着国家未来的繁荣昌盛,国家连续出台家庭教育相关法律政策:2016年,家庭教育主管单位中国妇联联合教育部等八部委印发《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年)》;2019年,教育部组织召开《家庭教育指导手册》编制工作启动会
….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需求十分急切。
√优势:国家政策支持、需求量极高、市场发展趋势好、人才缺口大、回报率高、风险小、家长意识提升、个人价值感提升